滬深交易所近日出臺分紅新規,A股公司分紅與ST掛鈎有了細化標準,這也成了市場關注的一大焦點。
具體來看,滬深主板方面,對符合分紅基本條件,最近3個會計年度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低於年均淨利潤的30%,且累計分紅金額低於5000萬元的公司,實施ST。
創業板和科創板方面,考慮到不同板塊特點和公司差異情況,將分紅金額絕對值標準調整為3000萬元。同時,最近3個會計年度累計研發投入占累計營業收入比例15%以上或最近3個會計年度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3億元以上的創業板和科創板公司,可豁免實施ST。
同時,回購註銷金額納入現金分紅金額計算。這一調整擬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屆時「最近3個會計年度」即對應2022年度至2024年度。
中小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是,哪些A股上市公司存在ST風險?
根據現有財務數據初步測算,預計超百家上市公司將觸及ST標準。不過,考慮到目前2023年報披露尚未結束,且規則2025年才首次適用,預計會促進公司通過分紅回購等方式增強投資者回報,實際受影響的上市公司家數或更少。
以滬深主板為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滬市主板過去3年(2020年至2022年)分紅不達標公司56家,其中40家公司的可分配利潤為正、具備分紅基本條件,但選擇了不分紅。深市主板過去3年分紅不達標公司53家,其中25家公司的可分配利潤為正、具備分紅基本條件,但近3年並未分紅。
總體來看,包括吉林高速、寧波中百、蘇常柴等在內的109家滬深主板上市公司,如果2023年報不大額分紅、2024年必須通過季報、中報分紅補齊份額,否則將按分紅新規要求被實施ST。
這些存在ST風險的上市公司如何「自救」?一位資深投資人士指出,對於未達到分紅要求的上市公司而言,還有兩個補救的機會:一個是目前還沒發年報的公司,還有時間修改一下分紅方案,加大分紅比例;另一個在2024年度財報結束後,如果不想被ST,很多上市公司可能都要加大分紅比例。
對符合分紅基本條件,最近3個會計年度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低於年均淨利潤的30%,且累計分紅金額低於5000萬元的公司,實施ST。(深圳商報記者 鍾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