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5日電(記者 李曉喻)服務貿易已成為國際貿易「必爭之地」。正在舉行的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與會人士認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化服務貿易合作如今恰逢其時。
近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服務貿易在整體規模、貿易結構和創新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展。據官方數據,2015-2021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服務貿易總額累計達到6700億美元,年均增長5.8%,占同期中國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從12%上升至14.7%。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服務貿易合作面臨新機遇。
隆國強稱,發展服務貿易有助於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競爭力。與製造業相比,服務業發展相對容易。通過服務貿易,各國可以更好發揮其服務業優勢,彌補短板。此外,服務貿易本身具有綠色、低碳、附加價值高、外溢性強等特點,對於一個國家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亦具有重要意義。
他表示,擴大服務貿易領域開放已深入人心。越來越多國家愈發重視服務貿易開放,並採取了一系列具體舉措。此外,有關服務貿易的國際規則也在不斷完善。無論在諸邊自由貿易協定還是區域合作平臺,服務貿易領域都是規則制定一個非常重要的新領域。
日前,中國官方已明確宣布,加強同各國的發展戰略和合作倡議對接,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合作。分析人士認為,數字貿易合作應成為今後主要發力點。
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數據,2021年全球跨境數字服務貿易規模達386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4.3%,占服務貿易比重達到63.6%,已在服務貿易中確立主導地位。
在中國服務貿易協會會長周成虎看來,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正和服務貿易深度融合,加速發展。這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帶來了難得機遇。
隆國強稱,「一帶一路」沿線不同國家數字技術發展水平和步調不一,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消除「數字鴻溝」等方面都有合作空間。
世貿組織原副總幹事易小準認為,數字化是今後服務貿易一大發展方向。為順應這一趨勢,中國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雙邊數字合作制度性安排,為跨境電商和數字跨境流動創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環境。此外,中國還可以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技術援助和能力建設,分享業已成熟的想法和經驗。
近年來,中國持續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轉型合作,積極推動「絲路電商」合作。目前,中國已與多個國家建立了電子商務雙邊合作機制。
易小準表示,中國應該充分發揮在數字技術方面的優勢,不斷完善「一帶一路」建設的信息採集、數據管理和監測預警體系,著力解決數字監管、核心技術、跨境數據保護等關鍵問題,共同構建數字貿易領域的風險防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