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Staycation」大熱,未能外遊的香港市民在假期或周末改為入住本地各區的酒店,重拾旅遊感覺。其實除了走訪各區發掘新景點外,亦可以來一趟時光旅行,於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跟隨一眾攝影師及畫家遊覽昔日香港,或是探索已不復存在的本地景色,追古惜今。 撰文、部分圖片:Janice
葉因泉的《東方明珠圖》為展覽中最大型畫作,描繪了太平山的全景。
現正於中大文物館舉辦的展覽「香港印象」,展出超過100幅描繪香港上世紀40至70年代風景地貌的畫作和相片。文物館館長姚進莊對記者表示,展品均為館內藏品,部分更在此前沒有發表或展出過。
巴威克拍攝的「香港舊照」,1954年。1950年代的香港彩色幻燈片極為珍罕,是次展覽中展示了前美國軍官巴威克和巴雷特於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彩色幻燈片。
巴雷特拍攝的《太子大廈外賣力工作的苦力》,1958年。
網上同步舉行「時光藝遊舊香港」,把展品置入現代香港街景作新舊對比。圖為1958年巴雷特鏡頭下的中環與今日中環對照。
百年前的港島打卡熱點
說到現今香港的熱門旅遊景點,太平山一定榜上有名,在上世紀該景點亦是香港的地標。姚進莊說,策展期間,文物館發現上世紀畫家繪畫香港時,與當時的旅遊業有莫大關係,不少畫家將之入畫。如展覽中最巨幅作品——葉因泉的《東方明珠圖》,畫家以強烈光暗對比描繪太平山的盧吉道和山頂纜車,並刻意放大中環海傍的地標建築,取景明顯受當時的旅遊論述影響。畫作構圖呈現當時香港經濟的重要命脈——「南北行」,畫中的十多個碼頭,彰顯了本地藉著天然港口的優勢,將內地貨物運往外國,同時經香港將外國商品轉運內地,證明上世紀的經濟中心並非現時的中環,而是上環及西環。
巴雷特拍攝的《港島一瞥》1958年。
葉因泉作品《東方明珠圖》,1953年。畫作結合了中、西寫法,利用了光影和透視增加立體感和真實感,同時以古代畫家董巨的披麻皴和墨點寫山石樹林。
葉因泉作品《香港軒尼詩道》,1950年。
姚進莊表示,現時於灣仔還能看到與畫作《香港軒尼詩道》相近的景色,如仍有向著銅鑼灣方向行駛的電車。
看宋王臺舊貌
今日的九龍區在遊客心中為購物區,如旺角及尖沙咀便設有不少商場,亦是名牌集中地。在當年的旅遊書中,九龍卻是主打歷史路線,景點有宋王臺、侯王廟等,均與中國歷史相關。宋王臺是宋朝最後兩位小皇帝停駐過的「聖山」遺跡,象徵香港與中原王朝的聯繫,姚進莊介紹:「上世紀40、50年代香港受殖民統治期間,不少畫家通過繪畫宋王臺、九龍城寨等,找回歸屬感。」宋王臺在1943年因日軍計劃擴建機場而被炸毀,戰後,政府繼續擴建計劃,唯有把刻字完好的殘石切成方形,並將只有原石三分一大小的石塊從啟德機場搬到新建的宋王臺花園。在展覽中,只能透過吳梅鶴、葉因泉、黃般若的作品找回景點的舊貌。雖然黃般若的作品繪於巨石炸毀後,他卻畫出炸毀前的景色,畫面被巨石佔據了大部分,並孤寂地面對大海,恍似歷經滄桑,巨石成為了紀念碑。
葉因泉作品《香江八景(第四開:宋王臺)》,1941年。
黃般若作品《宋王臺》,1957年。
現時的宋王臺是一塊長方形的扁石碑。
吳梅鶴作品《宋王臺圖》,1928年。
《香港·九龍·新界旅行手冊》,1950年。除畫作和照片外,展覽亦展示上世紀的旅遊書籍。
新界鄉村變城市
南宋最後兩位小皇帝除了去過九龍城,也曾到過荃灣。荃灣位處的新界,當年被中文和英文旅行書定義為香港風光最美、自然景觀最多的郊區,也有很多有關歷史文化的景點。「1940、1950年代去荃灣非常『吊腳』,在是次展覽中卻有不少畫家創作有關荃灣的畫作,其中葉因泉的《荃灣新樓宇》較為特別。」姚進莊解釋,當時有許多香港人住在寮屋區,這幅作品展現了香港人從寮屋搬至公屋的過程,反映了本地發展的狀態,一如畫作給人的感覺。除了公屋外,上世紀40年代荃灣開始發展紡織工業,從呂壽琨的《荃灣紀遊》剛硬方正的大廈建於低矮的村屋之間,可見鄉村、墟市逐漸顯露出現代化和城市化的一面。現今香港已是國際大都市,無論是年長或年輕一輩都難以再看到這些歷史景色,但仍能透過展覽,重新認識自己生活的城市。
葉因泉作品《荃灣新樓宇》,1950至1960年代。
呂壽琨作品《荃灣紀遊》,1966年。
趙少昂作品《香港大埔坳山水》。
黃般若作品《香港寫生冊(第二開:昂平)》。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11月29日
時間:星期一至三、五、六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時至5時;逢星期四休館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展廳I
線上展覽:https://poly.google.com/view/aQOLiJvOoWR(港島)https://poly.google.com/view/8n8WTgnc0hE(九龍)https://poly.google.com/view/3NVTCrkEEJu (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