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志忠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榮譽會長、港區省級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永遠名譽主席及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
「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特首李家超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已經出爐,筆者形容是一份充分顧及經濟民生及關心中小企業的務實報告。這份報告非常全面,當中有許多精彩內容,包括關於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豐富人民幣離岸業務、強化國際資產和財富管理中心、打造國際高端人才聚集基地、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引擎,以及增加基層房屋供應,包括劏房的改良措施等等。行政長官李家超雖出身紀律部隊,但肯落區聽取民意,了解民情,關心中小企業,對於經濟方面也樂於接受市民建議,能夠撰寫出如此優秀的施政報告,筆者給予高度評價,特別推崇以下幾點:
1.在支援中小企業方面,報告中提出再推12個月「還息不還本」。容許「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借款企業,包括就現有在八成、九成和百分百特別擔保產品下已批出的貸款,以及在八成和九成信貸擔保產品下新造貸款;向「BUD專項基金」注資10億元,通過基金協助中小企業升級轉型和拓展新市場,並針對性資助企業推行綠色轉型項目等等;近日金管局更加大力度推出支援中小企五大新措施,將逆周期緩衝資本(CCyB)比率由1%下調至0.5%,以釋放銀行資本,其中16間銀行預留超過370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非常給力。
2.放寬物業按揭貸款成數上限至七成。在繼續維持銀行體系穩定的前提下,金管局將放寬住宅物業的按揭貸款條件,不論物業價值、是否自用或公司持有以及買家是否首置,按揭成數上限一律調整至七成,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一律調整為五成。至於非住宅物業,有關按揭成數上限及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亦會調整至同樣水平。
3.打造國際高端人才聚集高地。政府統籌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擴大銜接連貫,制訂政策推動育才、匯才、科技協同發展,同時推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本港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是國際高端人才交流合作的匯聚地,培育本港未來人才,鼓勵更多本地學生深造,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另外進一步搶人才,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加入13間海內外頂尖大學至198間,把計劃內高收入人才的首個簽證期限由2年延長至3年;此外優化「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新增渠道吸引年輕及具經驗而人力極短缺的指定技術工種專才來港。
4.進一步強化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香港有2700間單一家族辦公室,業界預計香港將在2028年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全力推動更多環球資金在港管理,包括促進私募基金透過港交所開拓新銷售渠道,以及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由即日起,容許投資住宅物業,該物業成交價須為5000萬元或以上,投資於房地產獲計算入投資總額上限為1000萬元。另外,明年3月1日起,透過申請人全資擁有的合資格私人公司的投資可計入合資格投資金額內。
措施全方位助經濟 重奪最自由經濟體
以上4項措施針對目前香港經濟狀況對癥下藥,真正能夠幫助經濟復蘇,在困難之時扶持中小企業一把。筆者從商幾十年,公司旗下業務衆多,個人在社會上也擁有多重身份,筆者所屬的團體就以上幾點措施也曾經多次提出過建議,如今得以落實,甚感欣慰。還有一點我們也多次提出,就是內地旅客訪港的「一簽多行」,特首表示仍然在爭取中。適逢減息周期來臨,中央推出救市「組合拳」威力逐步增加,再配合施政報告的正面效應,相信兩地樓股市場會轉輾向好,筆者對本港經濟前景趨於樂觀。
作為工商界人士,當然關心中小企業和物業市場的發展,施政報告提高按揭貸款成數對以物業來扺押給銀行的人幫助很大。目前銀行借款成數投資者是五成,用家是六成,如今一律提高至七成,即是中小企業業主及物業投資者原本的借貸由五成上限,立即提升至七成,大幅增加二成,此舉可以減少買家的買樓首期,增加業主的現金流。同時措施亦有助增加投資者入市信心,對工商市場帶來積極作用,相信工商舖成交量會立即增加。
全世界都在大力推動經濟改革措施,大家別以為只是香港政策大刀闊斧改革,也別對後市過於看淡。因為內地樓市政策比香港更加進取,現在內地民眾購買樓房,第一層樓借八成半按揭,第二層也可借八成,都比香港寬鬆很多。而中央對合資格的「白名單」房地產項目很支持,宣布信貸規模增加至巨額的4萬億元,並重申應進盡進、應貸盡貸,滿足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此外,還有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就是香港再次超越新加坡,重奪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日前(16日)菲沙研究所發布《世界經濟自由度2024年度報告》,香港在165個經濟體中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保持自由開放和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持續被眾多的國際機構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地區之一,充分反映國際社會對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獨特地位優勢,以及國際金融中心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同。香港的未來會更好,歡迎各國工商界人士把握機遇,投資香港,共享繁榮。
頂圖:10月16日,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有市民在灣仔領取報告。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