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展覽由今日(4日)開始舉辦,為期1個月,內容包括未來科學大獎的創立、介紹和2024年獲獎者資料,重點展出5位香港得獎者:盧煜明、陸錦標、袁國勇、裴偉士和莫毅明的研究與貢獻,還有展品讓參觀人士從科學家們日常物品中了解其科研旅程。
盧煜明相信展覽有助培育年輕一代對科研的興趣。
首屆生命科學獎得獎者暨候任中大校長盧煜明指,「未來科學大獎」被喻為「中國諾貝爾獎」,對曾得獎感到十分榮幸,並相信展覽有助培養年輕一代對科研的興趣。展覽同時設有互動遊戲,讓參觀人士簡單易明地理解「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異常檢測」的原理。
盧煜明(左)介紹展覽中的互動遊戲,讓參觀者理解「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異常檢測」的原理。
此外,展覽介紹2019年物質科學獎獲獎者陸錦標從實驗中發現第三種中微子振盪模式,促進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研究,有望解釋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的現狀。2021年生命科學獎獲獎者袁國勇與裴偉士的展覽概述如何發現導致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的冠狀病毒及病毒由動物到人類之傳播鏈。2022年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莫毅明創立極小有理切線簇理論,解決代數幾何領域一系列猜想。科學館持票者可免費觀看展覽。
據了解,未來科學大獎希望通過獎勵對社會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激發科學精神,喚起科學熱情,影響社會風尚,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於科學事業。
頂圖:盧煜明(中)、香港科學館總館長李為君(左)及香港科學館館長(科學推廣組)徐志文 (右) 一同出席未來科學大獎開幕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