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權的形成有兩個重要里程碑。第一個里程碑是1944年7月的布雷頓森林會議,44個國家的代表通過了一系列協定,確立了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鈎,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鈎並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雖然布雷頓森林會議所確定的國際貨幣體系在上個世紀70年代已經宣布崩潰,但這一體系卻為美元霸權奠定了制度性基礎。第二個里程碑就是1974年美國和沙特簽署的長達50年的石油美元協定。該協定規定,沙特在出售石油時只接受美元作為支付貨幣。同時,沙特保證將石油貿易帶來的盈餘投資到美國國債中。從此,美元得到了沙特石油資源的背書,從而令美元霸權地位得到空前鞏固。
本來,美元作為全球貨幣體系中的貨幣霸主,不僅可以給美國帶來巨大的鑄幣稅收益,而且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向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轉嫁美國的財政負擔甚至經濟危機,可謂好處多多。然而,美國並沒有把獲得的美元霸權地位用於維護世界經濟秩序和推動國際金融市場健康發展,而是將之變成了收割世界的工具,尤其最近這十多年來,美國政府已經把美元霸權當做了制裁競爭對手和非盟友的武器。全世界苦美元霸權久矣,美元霸權正越來越成為全世界的公敵。美元「武器化」不僅給受攻擊國帶來巨大損失,而且也給全世界帶來巨大災難,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都在想方設法擺脫美元的收割和可能遭受的打擊。目前,全世界已經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去美元化浪潮。
全球去美元化浪潮愈演愈烈
綜觀世界,俄羅斯率先宣布推動「去美元化」,俄央行不斷減持美元在其國際儲備中的份額。另外,俄羅斯從2022年4月起要求「不友好」國家和地區以盧布進行天然氣貿易結算;伊朗外匯市場於2022年7月19日啟動伊朗裡亞爾與俄羅斯盧布貨幣交易;印度央行也建立了用於國際貿易的印度盧比結算機制;英、德、法三國早於2019年1月就建立了INSTEX結算系統,旨在用新的結算體系,使用歐元跟伊朗進行石油交易;巴西中央銀行宣布,將逐漸降低美元的持有規模,提升人民幣的儲備數量,並將人民幣提升至該國第二大國際儲備貨幣;東盟各成員國同意在地區內加強本地貨幣使用,並減少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對美元的依賴;中國則不僅建立了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系統(CIPS),而且也構建起了以人民幣為結算貨幣的商品期貨市場和石油交易市場。同時,也在通過數位人民幣大力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步伐,等等。
然而,最令人震撼的是,在全球去美元化浪潮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對美元霸權起著舉足輕重支撐作用的沙烏地阿拉伯投下了一顆去美元化的震撼彈。2024年6月9日沙特政府正式宣布,將不會續簽50年前的石油美元協定。過去50年來,美元已經習慣了全世界的石油用美元來進行交易,也習慣了國際資本在沙特等中東石油國家的帶領下不斷流向美國,但如今美元一下子失去了這一最重要的依托。可以預期,接下來美國政府及其擁有的美元霸權將不知所措。沙特作出此舉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順應當前全球性的去美元化浪潮,從而有效地規避美元有可能出現崩潰所存在的巨大金融風險,這應該是沙特考慮的最主要因素。沙特此舉對美元霸權來說無疑是釜底抽薪,美元霸權無異於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擊。中國有句俗話,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了沙特石油資源的加持,美元的霸權地位勢必風雨飄搖。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主動或被動地加入到去美元化的行列中來,現在人們關心的問題是,美元霸權還能夠維持多久?
顏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