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中心今日(3日)公布第二期有關糉子的時令食品調查,74個糉子樣本全部通過檢測。
中心發言人表示,中心上月底已公布糉子時令食品第一期調查結果,46個樣本全部通過檢測。端午節將至,中心亦已完成糉子時令食品的第二期調查,74個糉子樣本全部通過檢測。
總結兩期檢測,中心從不同零售商(包括網上零售商和網上送餐平臺)及食物業處所(包括食肆和食物製造廠)抽取糉子樣本,進行化學、微生物和營養成分測試。化學檢測包括染色料、防腐劑、金屬雜質、礦物油、抗氧化劑、甜味劑及除害劑殘餘;微生物檢測則包括沙門氏菌、凝固酶陽性葡萄球菌、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及蠟樣芽孢桿菌的致病菌。
此外,中心亦檢測樣本的營養成分(包括能量值、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總脂肪、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鈉和糖)含量與其營養標籤上的標示值是否相符。
發言人表示,一般而言,糉子的能量、脂肪及鈉含量偏高。市民在歡度節日時亦要保持均衡飲食,因應個人健康狀況,適量進食糉子。發言人建議市民與親友共享糉子,除增添節日氣氛外,更可淺嘗不同口味的糉子,避免過量進食。市民可參考預先包裝食物上的營養標籤比較產品的營養成分,以作出較健康的選擇。
選購、製作、貯存和享用糉子時注意食物安全要點:
選購糉子
· 向可靠的店舖購買糉子;
· 購買非預先包裝糉子時,挑選用粽葉包裹妥當的;及
· 購買預先包裝糉子時,留意食用日期及檢查包裝是否完好。
自製糉子
· 向可靠的供應商購買粽葉,避免挑選顏色異常青綠或帶有化學劑氣味的粽葉;
· 處理食物前後,徹底清潔雙手及用具;及
· 分開處理生熟食物,避免交叉污染。
貯存及烹煮糉子
· 購買糉子後應盡快食用,避免長時間貯存;
· 糉子被打開前,內裏的糯米及餡料不應外露,烹煮時亦不應直接接觸到繩子,確保糉子在烹調前後及其間不被污染;
· 如非即時食用或烹煮,應將糉子貯存於攝氏四度或以下,或按照包裝上的指示適當存放;
· 已煮熟但非即時進食的糉子應放在有蓋容器內,並於冷卻後存放在雪櫃上格,其他生的食物則應放在下格,避免交叉污染;
· 進食前,應將糉子徹底翻熱至中心溫度達攝氏七十五度或以上;
· 糉子不應翻熱超過一次;及
· 已翻熱的糉子應盡快食用。
享用糉子
· 進食前,用流動清水及梘液洗手,搓手最少二十秒;及
· 進食時,減少使用豉油或砂糖等調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