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關係千家萬戶。當前就業形勢究竟如何?就業大盤靠什麼支撐?記者近日前往廣東、山東、雲南等地,採訪多家知名企業、高校和招聘活動,全方位感知就業市場冷暖、多角度觀察人才供需變化。
當前就業形勢如何?
深圳寶安大道旁,很難想象,綠蔭環繞的幾棟現代化摩天大廈裏,「藏」著高新技術企業大族激光的生產車間。
「我們可以說是製造業的『晴雨表』,因為客戶涉及105個製造行業?!勾笞寮す饪萍籍a業集團董事長助理王磊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感覺到部分市場回暖,企業信心有所增強,特別是印刷電路板、半導體等訂單增加,帶來了這些板塊用人需求的增加。
「今年計劃社會招聘1000多人,校園招聘應屆生幾百名,主要涵蓋光學、機械、電氣等相關專業人才?!雇趵诮榻B。
企業的直觀感受也在宏觀數據中得到印證。1至2月,廣東省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4.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3%。
「經濟對就業的拉動力明顯回升。一季度,廣東省城鎮新增就業31.9萬人,同比上升7.9%,就業形勢總體回穩向好?!箯V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處處長陶思敏說。
作為就業大省,廣東省1.5萬家重點監測企業用工數據顯示,自2月份起,企業用工規??傮w回升,招聘人數明顯增加。3月份,企業平均招聘人數環比上漲111.9%,同比上漲40%。
其他地區情況如何?
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最新數據,一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2%,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妇蜆I指標穩中向好,就業形勢總體改善?!箛医y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
智聯招聘基於38個重點城市的數據顯示,春節後,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崗位需求釋放,企業招聘規模逐周上漲,就業市場顯著升溫。交通、物流、餐飲、旅遊等服務消費行業招聘增速領跑。同時,各地在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快速擴張。
「這些特點和變化,反映當前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鞏固增強,也折射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趨勢、新機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運東來說。
不過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部分行業以及中小微企業經營還在恢復中,而今年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規模創歷史新高,部分群體就業仍將面臨壓力。
4月10日,深圳寶安區新安街道的一場高校專場公益招聘會正在舉辦。83家企業提供了2600餘個崗位,吸引了近千名畢業生帶著簡歷穿梭其間、仔細詢問。記者注意到,不少河南、陝西、山東等地畢業生跨省前來應聘。
「感覺找工作還是不容易,用人單位都要求有實習經歷或實踐經驗,一些央企基本只招研究生以上學歷。但近期招聘的企業挺多,對口自己專業的崗位並不少,會再多投幾家?!刮靼卜g學院軟件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李佳成說。
「壓力固然存在,但中國正通過改善教育和培訓體系、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鼓勵企業招聘等措施緩解就業問題。中國政府對促進就業的重視令人振奮。今年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的目標,體現了保就業的堅定決心?!箛H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局長李昌徽說。
今年穩就業靠什麼支撐?
複雜形勢下,今年中國就業大盤如何穩?
「中國的經濟還在持續發展,這是支撐就業的首要因素。去年GDP總量126萬億元,按照今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GDP將增長6萬億元,將創造1000多萬個就業機會?!故磉\表示。
他說,另一方面,中國產業正在加快轉型升級,服務業快速發展。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自動化水平提高,工業領域從業人員總量會下降,但服務業會吸納大量勞動力。服務業比重提升增加,將持續增強中國經濟的就業彈性。
「挑戰是客觀存在的,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不會變,促進就業有堅實基礎,積極因素還在不斷出現。」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賴德勝說,更好聚焦就業領域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及時推出有力有效政策舉措,將為穩定就業大盤提供強力支撐。
位於昆明的雲南白藥集團牙膏智慧工廠,數條生產線開足馬力。
「集團共有員工近9000人,去年政府發放的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和就業補貼超130萬元,幫助我們減輕了壓力。根據今年的新政策,這些補貼只增不減,企業穩崗擴崗的信心持續增強?!辜瘓F人力資源與幹部管理部招聘經理翁揚告訴記者,今年將在研發、營銷、新業務等領域進一步擴大招聘。
2023年,我國實施了一系列穩就業政策,各級各類資金支持就業創業超3000億元。「今年,我們將延續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落實和完善穩崗返還、專項貸款、就業和社保補貼等政策,更好釋放政策紅利?!谷肆Y源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浙江鼓勵優先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產業,積極培育新的就業增長極;陝西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就業創業揚帆計劃,吸納更多重點群體就業;黑龍江推出29條措施,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記者在調研中看到,各地正密集推出一批務實舉措,拿出「真金白銀」全力以赴穩就業。
52歲的李鵬是雲南楚雄州永仁縣的脫貧戶,依靠當地人社部門建設的幸福里社區,不久前他和姐姐都在縣裡的數字藍莓現代農業產業園謀到了新職,每天收入約150元?!赋宰《及?,工作人員會幫我們對接崗位,在這裏很滿意。」
「幸福里是我們依托當地產業聚集地建立的就業服務站,雲南正在全省推廣這種模式,發布了『進一步加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16條措施』,讓更多農村剩餘勞動力隨時在家門口有活幹、有錢賺,幫助脫貧人口穩定增收?!闺吥鲜∪肆Y源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與農民工工作處處長洪勝說。
在人口大省山東——今年高校畢業生達84.2萬人,規模居全國第二位。
為推動畢業生早就業、就好業,3至4月,山東人社部門創新開展「職通央企」高校畢業生央企就業專項活動,對接1169家央企國企前來招聘,提供就業崗位4.2萬餘個。截至目前,已有超1.5萬名畢業生通過專項活動找到崗位,同比增長超150%。
政府搭建平臺,高校也在積極想辦法。
「針對專業間的冷熱不均,學校依據就業反饋數據靈活調整專業結構?!骨鄭u大學副校長陳濤介紹,近3年來學校暫停數字媒體技術、教育技術等4個專業招生,新增機器人工程、智能製造工程等4個專業招生,並逐步增加理工醫類專業招生計劃。
在加大供需匹配方面,陳濤說,2023年以來,青島大學校院兩級領導持續在全國各地訪企拓崗,走訪企業528家,新拓展崗位5426個。截至目前,2024屆畢業去向落實率較去年同期提升3%。
未來就業有哪些新空間?
深圳坪山區,比亞迪集團全球總部。一走進大樓,仰望U8、方程豹豹5、騰勢D9、元PLUS等最新款新能源汽車一一映入眼中,科技感、未來感十足。
「技術和產業結構調整,不僅帶來新產品,也帶來企業人才需求變化?!贡葋喌霞瘓F人力資源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在加快提升信息化、自動化水平,未來總用工量將有所下降,但新能源、動力、機械、電池等相關專業的技能人才需求會不斷增加。系統架構師、軟件人才、人工智能人才等最緊缺,大家都在爭搶具有數字化技能和跨領域知識的複合型人才?!?/p>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崛起,還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都帶動了企業人才結構的深刻調整。
「從機器人到AI大模型,從事重複性操作和簡單裝配任務的崗位將被大量替代,包括流水線操作工、客服人員、文員、錄入員、美工,以及初級的設計師、程序員、財務人員、數據分析師等。但同時變化中也會產生大量就業新機會,打開就業新空間?!怪锹撜衅笀绦懈笨偛美顝娬J為。
從人才供給端看,中國的人口結構也在急劇變化?!高^去十年,16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了5400多萬人,並且每年減少幅度在加大,平均受教育年限卻在不斷增加。年輕人需要的是更多智力型、技術技能型的高質量就業崗位?!官嚨聞僬f。
招聘機構數據顯示,這兩年智能製造、電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智」相關專業人才需求激增。可觀的薪資待遇和良好的職業前景,大大增強了其對年輕人的吸引力。AIGC、AI大模型、新能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成為就業「新風口」。
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劉新宇介紹,公司圍繞充電領域搭建了系統集成、電力電子、智能調控等研發團隊,對相關專業人才需求提升。今年計劃招聘300多名畢業生。
按照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預測,到2027年,無人駕駛和電動汽車行業的人才需求會呈現出強勁增長勢頭,增長率將超過40%;數據分析師及科學家、大數據專家、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專家、網絡安全人員等職位需求預計增加30%至35%。
新技術開闢就業新賽道,蓬勃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也蘊藏諸多崗位新需求。
一部手機、一盞環形燈、一個電子屏,構成了廣州天河區五號服裝小鎮檔口直播間的全部。每晚8點半開始,快手直播帶貨達人李福佳對著鏡頭熟練講解服裝細節。鏡頭外,助播、中控、氛圍師、客服、倉儲等人員同樣忙得火熱。
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了10餘年,李福佳坦言,直播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新活力。2019年,李福佳開始做直播,首場在線人數就超過了1000人。嘗到甜頭的她很快成立了自己的直播團隊。如今,十幾平方米的直播間,帶動了3個大型工廠、10餘個小工廠上千人的就業。
「數字經濟為傳統服務模式以及個人職業發展開啟了全新想象,僅快手一家平臺就孕育和催生了174個新職業,帶動了龐大的就業。它們已經成為未來就業市場的重要部分,並將釋放更大潛力。」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企業人力資源研究室主任范巍說。
相關報告顯示,我國數字化人才總體缺口約在2500萬至3000萬左右。最新修訂的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首次標註了97個數字職業,包括互聯網營銷師、金融科技師、全媒體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等,同時新增了「數字技術工程技術人員」小類。
4月17日,九部門發布的《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明確提出,推進職業教育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新增一批數字領域新專業。
「數字化是壓力也是潛力。」深圳技師學院副校長彭鶯說,儘管畢業生就業率穩居98%以上,但學校始終保持緊迫感和前瞻性。這兩年新設智能醫療設備技術、智能光電技術應用等多個專業,受到企業廣泛歡迎。
「在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企業來招2024屆畢業生已沒有了,開始搶訂2025屆畢業生。明年我們還將開設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應用等新專業,持續提升學生就業質量、拓展發展空間。」彭鶯說。(記者姜琳、湯潔峰、戴小河、王聿昊、姜江、黃韜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