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俊明、顧敏康(香港湖北社團總會會長、顧問)
2月28日,為期30天的基本法23條立法諮詢期結束,這也意味立法草案即將進入立法程序。通過觀察這一個月的諮詢活動,筆者發現三個值得分享的亮點。
一是政府官員積極作為、不辭辛苦、全力溝通解說。一方面,政府加強了媒體宣傳工作,例如,通過不同宣傳項目(例如單張、專題網頁、「懶人包」和政府宣傳短片),將諮詢檔內容形象化展現給大眾。又比如,律政司司長及保安局局長接受了一連串傳媒訪問,涵蓋電視臺、電臺、紙媒和網媒,就社會的關注點作更深入的解釋。另一方面,政府官員與本地和國際商界、法律界、金融界、教育界、新聞界和其他專業界別、全國性團體代表、地區人士、政黨、相關團體等,以及外國領事等會面,解讀23條立法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取得了最大共識,獲得了廣泛支持。
二是廣大民意支持。筆者看到,不同界別、不同專業的組織及團體在公眾諮詢期間通過公開發表聲明、發表署名文章或聯名致函等方式,踴躍表達支持特區政府的立法工作。更以電郵、信件和傳真等形式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提出問題。據保安局發言人表示:截至2月28日晚上11時59分的初步數字,特區政府在公眾諮詢期間一共收到13147份意見,主要包括電郵、信件和傳真。當中,有12969份支持及提出正面意見(佔總數98.64%);另有85份意見屬單純提出問題,或表達的意見不能反映其立場(佔總數0.65%);反對建議的則為93份(佔總數0.71%,當中有超過10份是來自境外反華組織或潛逃外國的人)。這些數據反映兩種傾向:廣大市民支持23條立法,並為完善23條立法建言獻策;而極少數反中亂港組織與個人雖然反對23條立法,但已經興不起大浪。當然,23條立法獲得廣大民意支持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廣大市民真正認識到2019年黑暴給香港造成的嚴重危害,認識到國安法治建立有利於香港安定發展;另一方面,香港國安法實施三年多來,廣大市民受到國安法的教育,他們的國家觀念不斷加強,對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有了充分地認識。
三是諮詢高效率。政府展開為期30天的諮詢活動,是比較有效的做法。諮詢時間長與短,是量的問題,質才是關鍵。諮詢期不在於長,而在於政府是否能夠認真對待和處理公眾的意見。誠如特區政府所言,政府會全速整合諮詢結果,並向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及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匯報,政府會參考所收到的意見,爭取盡快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定稿,以提交立法會進行審議。所以,筆者希望看到政府盡快出臺草案,讓大家可以看到具體罪名的規定和量刑處理,尤其是有關定義是否更加精準清晰。
諮詢只是第一步,關鍵是下一步的立法工作。不少觀點認為立法工作要盡早完成。筆者認為,盡早完成立法,對香港完成基本法賦予的憲制責任是必須的,也能夠及時應對持續的國安風險和威脅,保障市民安全,讓香港能夠全力聚焦經濟發展,維持繁榮安定。但是,盡早完成不是說立法工作可以走過場,而是要求立法會議員集中精力認真處理草案。在這期間,政府仍然要繼續積極為各界人士進行講解,並主動通過不同管道發放更多與立法相關的資訊,反駁對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無理攻擊及抹黑,以正視聽,避免市民被誤導。廣大市民也可以持續通過民意代表來表達意見和提出建議。而作為立法者的立法會議員,則一定要履行好審查把關的職責,力爭使未來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做到三個「體現」,即體現「一國」的國家安全觀念,體現香港普通法地區的特色,體現國際接軌。
發展與安全並重,兩者不可偏廢,這是無需多言的。國家安全是經濟發展的保障,完成23條立法不僅是香港國安法治建設的一個重要標誌,更利於香港全力拼經濟和謀發展。因此,無論是維護國家安全,還是發展香港積極,關乎大家的利益,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中新社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