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日出籠,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先透露,新財案封面用上淺橙色的「晨曦色」,寓意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但願可以如願。的確,因為外圍政經環境複雜多變,香港疫後雖穩定復常,但經濟復蘇沒想像般好;展望未來,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預算案要給大家帶來希望,力求振經濟強動力增強信心,謀創富拓財源使人安心,利民生紓民困讓人暖心,切實增進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去年香港GDP增長3.2%,市場預料今年增幅相若,加上失業率維持低位,最新只有2.9%,均意味著香港經濟狀況正面。可是,許多不明朗因素仍困擾香港。一是資金面,利率高企便令股市、樓市等資產價格明顯回調,而隨著美國通脹居高不下,核心CPI連續多月止跌停留在4%附近,或致減息步伐不如預期般快。二是政治面,俄烏戰爭、巴以戰爭,以至中美關係等,亦會影響到商品價格、國際貿易、資金流向等,尤其美國年底將會舉行總統大選,更為未來局勢蒙上不確定性。即使香港基本面良好,作為一個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也難獨善其身;由世銀到IMF,均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幅度遜於去年。
面對上述外圍挑戰,香港角色或較被動,但新財案仍大有可為,出招振經濟、惠民生,特別是燃起各界對港的信心,以至引領香港更好把握新的機遇。疫後經濟復常已取得不錯成果,但庫房尚未回復逆周期措施推出前水平,即使香港財赤率遠較美西方健康,更無法跟其債臺高築相提並論。除了透過推動經濟發展來推高利得稅、薪俸稅等收入,有否必要或有否創意增加新的稅收或稅種?預算案誠應著墨,及做好相關政策解釋工作。其中,關於印花稅方面,如何更好刺激交投來增加稅收,包括怎樣激活股樓市場,各界對此便寄望甚殷。另外,在兩地跨境人流日益頻密,軟硬件基建的互聯互通亦然,香港融入大灣區發展的條件愈來愈好,預算案又可發揮什麼推動作用?同時還要進一步拓闊金融、創科、旅遊等各行各業的發展空間,其中與大灣區加強合作,亦有助香港擴大市場面向。
經濟基礎好,民生才會好。除了增加市民收入,針對房屋、醫療、教育,以及老齡化、少子化,還有收窄貧富差距等議題,皆為預算案不可或缺的部分。派不派糖,包括是否再派消費券等,坊間既很重視,但繼續優化政府服務供給,例如確保土地房屋的穩定供應、確保病床與醫護人手供應充裕、確保安老院和託兒所的供求配合等等,預算案亦要有所作為甚至加大作為。讓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老有所依,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兼有向上流動的機會與空間,民心我心,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自然增加。
適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今日亦圓滿結束一連七日的在港考察調研,他其間一個重點是考察調研香港的金融經濟發展,也跟香港企業家和本地及外國商會的代表座談交流,又到訪香港機場、參觀社區客廳等。日前,中央宣布擴大自由行城市,也再次體現了對港的重視與支持。預算案如何配合因勢利導,既要發揚香港所長,同時貢獻國家所需,亦是不負國家和市民厚望的應有之義。(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