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中文字幕天堂中文,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a级毛片高清视频免费大全

香港商報
-- 天氣
【國潮青年】青年粵劇演員馮熙堯:越是困難 「粵」要傳承

【國潮青年】青年粵劇演員馮熙堯:越是困難 「粵」要傳承

責任編輯:副刊 2023-12-20 18:30:0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社會越趨電子化發展,網絡消遣成為主流,加上三年疫情,令香港很多傳統表演形式面臨式微、失傳的局面,粵劇是其中一種。要吸引年輕粵劇觀眾難,想招攬年輕粵劇演員更難。中學文憑試考生馮熙堯是少數有志肩負粵劇藝術傳承責任的青年演員,在名師揚鳴粵劇團總監劉惠鳴的栽培下,馮熙堯已經累積多年表演經驗,為香港粵劇界注入活力、動力與凝聚力。他揚言越是困難,越要克服,否則未來不會再有人肯為傳承粵劇藝術付出。 (記者:謹伊) 

新生代演員馮熙堯熱愛粵劇,矢志傳承這項珍貴的本土文化藝術。 (馮瀚文攝)

   粵劇這門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在十九世紀以前就成為香港的主要文娛消閒活動。無數老一輩香港人的童年回憶裏,都曾經在電視機之前跟隨著名伶哼唱,或是陪伴長輩觀賞戲棚裏的戲曲表演。然而,速食文化越演越烈,這世代的人習慣在網上串流平臺追劇,縱是囫圇吞棗,也要一晚要看完一整季劇集。對於節奏緩慢的粵劇,年輕人自然望而卻步,部分青年甚至認為粵劇表演過於刻板老套,與現代社會脫節,難以引起他們共鳴。

粵劇擁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底蘊,反映了優秀的傳統價值觀和風土人情,對於保留和傳承中國文化有著重要意義。(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天賦異稟的新生代演員

  什麼原因讓現年18歲的馮熙堯愛上粵劇?「在我5歲開始跟隨劉惠鳴老師學藝之前,已經在外婆的薰陶下對粵劇產生了濃厚興趣。」他憶述第一次在青衣戲棚欣賞粵劇時,就被演員的戲服和歌聲吸引,從而向家人提出想學習粵劇的意向。步入情竇初開年齡的馮熙堯坦言,與粵劇之間稱得上是情人關係,「我與粵劇息息相關,從小到大好像無法離開粵劇。」記者但見這位長得高大的年輕人答得略帶靦腆,臺下的他似乎不善言辭。但當談及粵劇時,卻彷彿換了個人般侃侃而談:「我對舞臺情有獨鍾,粵劇學習之路使我獲益良多。臺上的自己總是全身心投入去表演,像被角色的靈魂附身。」馮熙堯認為,站在舞臺上的他最為自信、最有魅力,能通過角色的詮釋吸引觀眾的注意和認可,令他感到極大的成就和滿足。坐在馮熙堯身旁的老師劉惠鳴接著說,臺下的熙堯比較內斂,但多年積累的舞臺經驗,已使他更加自信。

馮熙堯學藝十三年,對粵劇的熱愛始終如一。圖為他在《穆桂英招親》飾演楊宗保。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粵劇講求聲色藝文,對於表演者的形象和音色都有極高的要求。劉惠鳴表示:「馮熙堯天生骨骼分明,五官端正,鵝蛋臉形左右對稱,他並且擁有濃厚戲味的嗓音,舞臺魅力與生俱來。」劉老師憶述,初學粵劇的他不似其他學生般如白紙一張,而是唱得有板有眼,在同儕中脫穎而出,8歲首次參加比賽即摘桂冠而回。劉惠鳴自豪地說:「他是非常熱愛、非常有天賦、表現非常好的學生。」一連三個「非常」,足以表達劉老師對馮熙堯的高度評價。

每當提及學生馮熙堯時,劉惠鳴老師(左)總是讚不絕口。 (馮瀚文攝)

粵劇面臨的困局

   以往很多粵劇大老倌慨嘆香港的戲曲表演場地十分有限。2019年,香港戲曲中心開幕,城中突然多了一座可容納1000名觀眾、「專做大戲」的世界級戲曲文化表演場地。對此,劉惠鳴卻表示喜憂參半,「政府一直關注戲曲文化藝術的發展,近年來,場地的增設和資金支持都對粵劇有不少幫助。然而,場地是增加了,但卻無法坐滿觀眾。」由於粵劇的傳統特色和語言特點,年輕人都對粵劇缺乏認識和興趣,觀眾主要以中老年人為主,年齡結構不斷老化。劉老師感慨:「疫情3年,令許多年長觀眾出於健康顧慮,選擇放棄到現場觀看粵劇表演。」劉惠鳴道出粵劇目前在香港的困境,觀眾流失的情況十分嚴峻,新一代演員不足的問題亦不容忽視。「過去,劇團可以通過張貼海報和派發傳單的方式直接向觀眾宣傳演出。隨著科技發展,傳統的宣傳方式已經變得不再適用。」劉惠鳴回想當年,觀眾皆是透過傳統方式購票觀看演出。如今,演出資訊的宣傳渠道轉向網絡平臺,這恰恰是年長觀眾不熟悉的範疇,他們很難接觸到相關資訊,從而削弱了觀看粵劇的意欲。劉老師坦言:「儘管劇團已經採取更有創意和吸引力的宣傳策略,例如將海報設計得更可愛、更引人注目,以激發年輕觀眾的好奇心和興趣,但成效並不理想。」馮熙堯續指:「疫情除了令觀眾減少了,對劇團的影響也很大。」疫情期間劇團學生僅可透過視像進行線上課程,只能練習唱腔,動作方面的學習受到很大限制。疫情之後,劇團學生數量也大幅下降,從最高峰的60人降至20多人。劉老師透露:「收生困難是每個劇團都面臨的問題。」目前,劇團演出的頻率維持在正常水平。然而,政府對粵劇表演的資助並不充足,劉老師感到憂心:「主要集中在對學生的資助上,資金資助規模不足以支持一場完整的演出,只能紓緩一些表面問題,而無法徹底解決整個行業面臨的困境。希望政府可以研究未來的資助能讓劇團用在不同的方向上。」

隨著戲曲中心落成,表演場地增加,但需要有更多像馮熙堯這樣的新生代演員接棒,才能延續粵劇傳統精髓。 (馮瀚文攝)

發展要靠薪火相傳

  粵劇作為一種源於中國南方的戲曲藝術,自十九世紀末傳入香港,承載了本港豐富的文化內涵。馮熙堯認為,傳統粵劇涵蓋了豐富的劇情內容,包括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民間傳奇等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以及唱、說、做、打等傳統表演形式,很值得保留、傳承。他深知粵劇要繼續發展,必須靠年輕一代薪火相傳:「雖然近年來創新劇目層出不窮,但對於我而言,學習粵劇的初衷始終是為了保留最傳統的粵劇形式,在舞臺上演活精髓,讓這門藝術得以延續。」儘管馮熙堯正準備應考中學文憑試,但他仍堅持逢星期六接受兩至三小時粵劇訓練,日常放學做完功課後,亦會抽時間進行不同的鍛煉:「粵劇動作非常精緻,需要有良好的身體協調能力和柔軟度。我筋骨比較硬,所以在柔軟度方面要下不少功夫,只希望在舞臺上能呈現最好的效果。」

中國少兒戲曲薈萃小梅花(業餘組)評選乃少兒戲曲界最高榮譽,馮熙堯代表香港區首次參賽,以96分成績奪得金花獎。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當今流行文化盛行的時代,年輕一代很容易受到潮流牽引,若長輩、朋友之間欠缺粵劇愛好者,很難無緣無故對粵劇有所關注。所以,馮熙堯經常在社交平臺分享粵劇的學習過程,慢慢凝聚了一班年輕粉絲。日常與同學聊天時亦會暢談粵劇表演的體驗,並邀請家人朋友觀看他的演出,使身邊人逐漸感受到粵劇獨有的魅力,令更多年輕人有興趣接觸和了解這門傳統藝術。「我有時會在學校表演並宣傳粵劇,同學都讚不絕口,還有同學會讓我教他們試著學唱一兩句。」能夠得到朋輩認同,讓馮熙堯更加堅信傳承粵劇是自己的使命。他並感謝家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支持他繼續表演粵劇,讓他可以心無旁騖在舞臺上追夢。

  馮熙堯坦言粵劇前路雖然崎嶇不平,但他從未想過放棄,更立志完成學業後要投身演藝事業,成為專業粵劇演員。「希望用自己的影響力宣揚粵劇的魅力,讓更多人認識粵劇。」對他而言,成名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全心全意做好這件事。他同時希望傳媒更多報道粵劇的演出資訊。「媒體的力量很大,可以吸引外國人和遊客前來看表演。要引起國內外關注,才有機會讓世界各地的觀眾欣賞到這門獨具傳統特色的表演藝術。」

揚鳴粵劇團致力培育新一代演員,桃李滿門。 (馮瀚文攝)

名師高徒 共渡難關

   劉惠鳴是香港有名的女文武生,除了管理由她創立的揚鳴粵劇團、參與粵劇演出外,還擔當粵劇藝術行政、導師、編劇和推廣的工作。「劉惠鳴老師一直是我的偶像。在她身上感受到何為對粵劇的無比熱忱,以及有教無類精神。她對待每位學生都一視同仁,不會因學生水平的高低而有所區別。」馮熙堯認為,正是劉老師的培育,讓他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和修養。

 洛杉磯演出.jpg

劉惠鳴2009年至今多年間前往美加演出好評如潮,更獲官方頒贈多項獎狀。(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師徒力臻完美

  劉惠鳴受其師曾玉女嚴格的教學風格影響,對自己的學生要求極高,對訓練中的每個細節都力求完美,「我希望粵劇傳承下去,水準保持始終如一。」作為演員,劉惠鳴深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她亦明白演員應該如何表現自己,以及後臺運作方式如何,所以她會竭盡所能幫助學生,令演出臻於完美。對於「完美」,劉老師自有一番理解,亦是這個原因,令她對馮熙堯愛護有加:「熙堯的優勝之處在於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經常用整個學校假期在劇團練功,練到捨不得離開。」

因青春期聲線變沉影響唱腔,馮熙堯(左)在老師的鼓勵下,改為專注練習動作。 (馮瀚文攝)

  馮熙堯學藝13年,由小孩到長大成人,其間經歷了青春期的變聲生理變化,一度讓他陷入學藝路上的低潮。聲音變沉,使他無法正常地唱歌和表演,自信心受挫。他回想:「初時並未意識到是變聲所致,以為生病了,但曾經擅長的唱腔卻難以駕馭,擔憂再也無法唱好粵劇。」在那段困難時期,劉老師讓熙堯多加休息,減少用嗓,練習時專注於動作而非唱歌。熙堯十分感激劉老師幫助他渡過了低潮,「我的基本功並不是特別紮實,多虧老師在變聲期間一直引導我不懈地練習動作,才讓我能夠繼續出色地表演。」



責任編輯:副刊 【國潮青年】青年粵劇演員馮熙堯:越是困難 「粵」要傳承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