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灣議題研究中心和島內民意代表分別公布了蔡英文第二任期及2023年「臺灣十大民怨議題」、島內「民怨最深」的七大議題。島內媒體紛紛用「民怨沸騰」「負聲量」「下架民進黨氣氛炸開了」等詞組進行報道。譚主梳理發現,有幾個議題「負聲量」最集中、也最高。今天我們就首先來聊聊,名列島內「民怨」前茅的「臺海和平與戰爭」議題。
當前,臺灣社會正處於「戰爭與和平」的十字路口。正因如此,譚主注意到,新一輪巴以衝突讓島內民眾更加「有感」。有島內媒體如此觀察:「巴以衝突猶如一記重錘,讓不少人發現,原來安穩的生活並非理所應當」。甚至連菜市場的老人都說,戰爭怎麼這麼可怕?
巴以衝突後加沙城到處斷垣殘壁
戰爭的殘酷更加凸顯和平的珍貴,島內媒體強調,「如何守護和平是當務之急」。不過,在「守護和平」這件事上,島內民眾對民進黨的表現十分不滿,巴以衝突更讓他們進一步認清,民進黨的所謂「和平」政策只會把臺灣引向生靈塗炭的戰爭。
「靠美國求和平」是緣木求魚
長期以來,民進黨當局奉行「倚靠美國」的所謂「安全」政策,對美國的軍事指導棋言聽計從。民進黨政客更是在島內鼓吹「美國挺臺」「美國協防臺灣」等論調,好像只要「臺美關係友好」,搞「臺獨」就能萬事大吉,臺灣的和平就可以靠美國來保障。
不過,島內輿論透過巴以衝突這面鏡子看清,美國並不是什麼「和平使者」,甚至可以為了利益破壞和平,「靠美國求和平」就是緣木求魚。
面對聯合國呼籲巴以?;鹬箲?、保護平民的提案,美國多次投下否決票。有島內媒體諷刺,在這場全世界呼籲?;鸬男n突中,「美國成了孤家寡人」。
聯合國安理會會議現場
臺灣時事評論員賴岳謙在島內政論節目中分析,美國政客無視加沙無辜的「萬人塚」,是為了美元和選票。
還有島內媒體關注到,美國不僅不為?;鹋Γ炊黾訉σ陨械能娛略?,這讓以色列有能力繼續對加沙實施轟炸,並繼續造成大量平民死亡。美國的「軍援」拉長了巴以衝突的戰線,讓和平遙不可及。
滿載彈藥和武器的美國飛機抵達以色列
美國巴克內爾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教授朱志群投書島內媒體表示,美國是在拱火,沒有打算結束戰爭。
島內專家告訴譚主,需要警惕的是,美國也在用這種歹毒的方式破壞臺海和平。最近,大量單兵個人裝備及機槍等標誌著城市巷戰的武器以「軍援」的名目進入臺灣。當美國號稱「免費」為你提供武器的時候,你就要當心了。
巴以衝突也讓越來越多島內民眾思考,臺灣若是真的向被視為「世界亂源」的美國求和平,如此下去的結果會是什麼?
臺灣資深媒體人陳朝平撰寫快評文章指出,從眾多前車之鑑可以推論,所謂「美國保護臺灣」,豈不也要把臺灣搞得斷垣殘壁、家破人亡?
更多島內媒體認為,民進黨當局為了謀「獨」私利依靠美國,甘當棋子,這樣下去只會離和平越來越遠,離戰爭越來越近。
「全民皆兵」是引戰害民
民進黨當局另一「守護和平」的政策是「全民皆兵」。
除了把義務役期延長至一年、強化對後備軍人的訓練、建議擴大女性參軍程度等,近期,民進黨把推廣「全民防衛」的「黑熊學院」院長沈伯洋「保送」進臺立法機構,更是被島內輿論認為,這意味著民進黨鐵了心要把「臺灣平民上戰場、『全民』打『城市巷戰』」進行到底。臺灣中時新聞網的文章提出擔憂,建「黑熊部隊」可能將人民推到第一線,加沙地區冤死了1萬多民眾,其中多數是婦孺,難道不值得警惕?
島內媒體報道截圖
有島內媒體設想了臺灣大搞「全民皆兵」的恐怖場景:把軍隊分散到民用建築、打巷戰,把軍人和廣大民眾混雜在一起,把戰力轉移到民間,變相地綁架平民,只要戰事開啟,必然傷及無辜平民,任何人都無法幸免。這樣的慘狀,「大可供那些主張『全民皆兵』的無知、好戰、嗜血的臺灣政客和軍火商參考」。
島內專家告訴譚主,「全民皆兵」不是避戰,而是引戰,是在拿臺灣民眾的生命當籌碼。民進黨當局加快軍事備戰,計劃「分派槍支彈藥給每個家庭」,只會讓本就已缺乏足夠互信和有效溝通的兩岸關係雪上加霜,甚至迅速滑向兵兇戰危。
臺軍加大了城市巷戰訓練
儘管賴清德之流還在大肆鼓吹「以備戰達到避戰,靠實力取得和平」,妄圖哄騙更多的島內民眾登上「臺獨」戰車,但臺灣民眾正在對民進黨名為「和平」實為「引戰」的政策說「不」,大量臺灣年輕人提前退役、逃避當兵就是在「用腳投票」。
正如臺灣《中國時報》的文章指出,「賴蕭配」登記第一天就叫囂「不走回一中老路」,讓臺灣人聽得毛骨悚然。但2300萬島內民眾不該為政治人物的自私、短視買單。譚主想說,「戰爭與和平」的選擇攸關臺灣的未來,愛好和平的島內民眾決不會坐視家園淪為生靈塗炭的人間地獄,沸騰的民怨就是他們尋求改變、發出抗爭的清晰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