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榮休教授卜正民、韓國延世大學榮譽教授白永瑞、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院卓越院士馬凱碩獲得了2023中國學貢獻獎。這三位獲獎者的名單是由上海市市長龔正在上午舉行的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開幕式上宣讀的。
西方漢學領域領軍人物之一、師從漢學家孔飛力的卜正民教授在開幕式發表感言稱,他的家庭和中國沒有關係,密友圈中也沒有中國人,對中國的興趣出於偶發,但這種偶然中也有時代背景的影響。他指,20世紀70代初,隨著全球意識的興起,戰後世界秩序逐漸瓦解,沒有任何單一的文化傳統足以應對世界面臨的經濟、政治和環境挑戰。
卜正民坦言,他無法像一個局內人那樣完全理解中國,但作為局外人的一些想法和見解可能有助於形成一種對中國更客觀、更普遍的認知。而這不僅僅是一種從中國自身出發、為中國自身服務的認知,更是將中國視為世界一員的認識。
作為當代韓國東洋學代表人物的白永瑞教授在感言中表示,目前能切身感受到全球性大轉折的局面已經到來,未來還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複合型危機,因此,現時更加迫切需要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局限性進行根本性的思考,並由此摸索出文明轉折的可能性。他希望,中韓在內的很多國家和社會在走向「另一種普遍文明」的過程中,能夠互相尊重彼此積累至今的思想和生活經驗。
馬凱碩院士在視頻感言中強調,世界上大多數社會,尤其是亞洲,與中國有著數個世紀甚至數千年的密切關係,對中國文明深厚智慧的深刻尊敬是存在的,「中國正在幫助我們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馬凱碩直言,只要對中國歷史稍加研究,了解中國在海外殖民擴張方面的零記錄,就能幫助美國決策者消除對中國威脅的深刻恐懼。中國沒有威脅美國,實際上,中國願意與美國和其他全球大國合作解決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戰。他認為,今天的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這應被視作為人類創造更美好世界的巨大機遇。
據悉,2023中國學貢獻獎由上海社會科學院組織評選,在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宣布並頒獎。該獎項旨在表彰那些在世界範圍內,為推動中國學發展,弘揚中華文明,促進海內外中國學交流作出卓越貢獻的人士。
「世界中國學貢獻獎」成立於2010年,是國際中國研究的最高獎項,美國哈佛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前主任孔飛力,哈佛大學榮休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英國劍橋大學榮休教授魯惟一,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等知名學者都曾獲此殊榮。
今屆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以「全球視野下的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為主題,大會邀請了400餘位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參加,會上還宣布世界中國學研究聯合會成立。(記者 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