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協港澳委員、政協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 沈慧林
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已於10月25日發布,以「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為主題,內容全面涵蓋政治、經濟、房屋、民生、社會福利、長者服務等多項措施。在教育政策方面,特首李家超提出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以及在2025/26 學年開始推行小學「人文科」,加強對老師國情、國史的教育培訓,增強學生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筆者十分贊同現時香港教育制度需要深化學生對中華文化、國家歷史的認知,但同時也發現,現今小學生學習中文的興趣正在不斷下降,而這樣有可能阻礙他們學習國情和國史的意欲。
香港小學生學習中文的方式,主要以課本文章及補充練習為主,而中文功課的內容是基本閱讀理解、重組句子、不供詞填充等,著重學生以邏輯方式學習中文,而艱深的功課不但往往嚇怕了學生,沉悶和公式化的練習,亦令他們難以理解中文的優美之處。筆者認為,香港小學中文課程可以參考內地教學模式,內地小學所選用的文章教材,往往是出自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手筆,而老師教授時會側重欣賞文章在主題內容、整體結構、遣詞造句的出色之處,引導學生如何深度閱讀及欣賞文章。當學生對文字的欣賞和共情能力得以提升,就能同時提高他們學習國民教育時,對民族情懷、國家歷史的興趣和理解。
除了從教學方面著手,家長亦可以參考內地家庭教育方法,讓子女在課本以外多接觸中文。現時,許多內地家長都會培養子女「晨讀十分鐘」的習慣,而「晨讀十分鐘」是指兒童在每天早上上學前,選擇自己喜愛的書本或文章,安靜地閱讀十分鐘,這個方式已被研究證實不但對培養小朋友的語文能力和專注力有所幫助,更能從中奠定閱讀的能力和自信,提升他們的獨立思考和創意。
唯有具備良好的中文水平,長大後才能成為一位心繫國家發展的青年人才!(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