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事評論員 吳幼珉
早前,幾位美國內閣成員訪華和中美高級官員在第三國會晤後,加州民主黨州長紐森訪華。王毅等中方官員也訪美;期間,王毅同布林肯舉行兩輪會談,與沙利文進行戰略溝通,拜登也在白宮會見王毅;王毅還與美國戰略和工商界人士座談;中美合共進行近15小時互動。應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邀請,1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啟程前往舊金山,對美國進行訪問。儘管美國遏制中國政策未發生根本改變,美方近期在兩國交往中展現積極姿態,雙方同意努力實現兩國元首在舊金山APEC峰會期間會晤,顯示兩國關係止跌回穩。
兩國博弈的結果
中美關係近來出現回暖是過去幾年博弈的結果。拜登政府上臺伊始,中美2021年3月在阿拉斯加舉行高層對話,當時的布林肯和沙利文何等囂張。在過去兩年半時間,美元升值,兩國以美元計價GDP差距擴大。中國卻在美西方圍堵下以創新拉動實體經濟增長,進行產業升級,華為推出配置中國製造芯片的5G手機;中國生產的電動車改變著世界汽車市場的版圖,中國崛起勢不可擋。當初不被外界看好的「一帶一路」衝擊美西方支配的舊國際秩序、話語權和價值觀體系,世界南方市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
美國長期在國際關係中製造矛盾,在他國搞「顏色革命」,卻深陷俄烏衝突和以哈戰爭漩渦,難以抽身;美西方社會內部分裂明顯,形勢沒按華府當初設計的方向發展。美國干預中國內政,對臺售武,在南、東海滋事,受到解放軍越來越大遏制。美國在香港搞「顏色革命」,《國安法》一頒布,「黑暴」分子雞飛狗走,激進反對派集體失聲;中央說形勢要變就變,美國人當然了解事態發展。眼下美國態度轉變,是它與中國博弈的結果。
民主黨大選前要考慮基本盤意向
美國「深層國家」執意反華,拜登好戰。他上任不到四年,美國便在烏克蘭與俄打代理人熱戰,支持以色列更把美國與伊斯蘭世界關係搞得很緊張。許多非西方國家都認為美國國力式微,敢於挑戰其霸權。美國面對的敵人增加;中國對美政策有原則性,卻圓滑並留有餘地,美國因而可選擇緩和與中國的關係。儘管美國內反華氣氛熾熱,卻也有美國人認為華府外交,包括對華政策失敗,而且有此觀點的人在增加,拜登需要在大選前改變人們對其外交政策成效的質疑。
英特爾、高通、英偉達等總部都在加州。拜登政府限制那些半導體巨頭對華出口,中國卻是全球芯片主要買家,華府制約美國公司把商品買到中國,卻放寬對韓國芯片企業的限制,衝擊那些美國公司業績。那些公司財大氣粗,拜登或民主黨在大選來臨前都不能失去它們的支持。紐森是美國民主黨的「人物」,他訪華反映民主黨內在對華政策上有分歧,共和黨內其實也有同樣情況。那些分歧牽制華府在反華路上越走越遠,也預示美國對華政策醞釀著向務實方向轉變。
華府須調整政策來「通往舊金山」
「重返峇里島」,「通往舊金山」是當前中美外交的短期目標。美方公開表示希望在舊金山舉行習拜會,中方則表示不應依靠「自動駕駛」。媒體報道,兩國舉行了亞太事務磋商,設立財金工作組,還將舉行海洋事務、軍控、防擴散和外交政策磋商,也將建立殘疾人事務協調會。中方給了美方一份清單,要求美不干涉中國內政、尊重中國正當權益、糾正錯誤做法等。
估計未來一兩個月,華府可能暫緩涉華的某些惡意炒作。而王毅結束訪美後,港府宣布李家超將不出席APEC舊金山峰會,顯示美方堅持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的立場,中國難以接受美國說一套做一套的伎倆,中央由誰出席舊金山峰會存在許多變數。
趁馬可科仍在臺上,美國會不斷聲援菲律賓在南海滋事,而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和維護主權力度卻會持續增加。在臺灣,別看2024大選搞得轟轟烈烈,美國卻是「製片人」。這次大選,中美取態相對一致;儘管每天有不同新聞報道,「藍白合」、郭臺銘「回歸」、賴清德敗選都是大概率事件。但不等於兩岸因而實現統一,張又俠在香山再次重申紅線;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軍事干預和西方制裁則是美方的「叫牌」,有虛有實。在臺灣問題上,中美能不能達成協議卻是未知的。(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