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員 吳桐山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除了早前已放風的一系列措施之外,比較有驚喜的是進一步擴大了「搶人才」措施,包括成立實體「人才服務辦公室」,為來港人才提供支援;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大學名單至184間;開放越南人才來港就業;落實「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等。其中開放越南人才來港就業一項,之前聞所未聞,因此算是驚喜。但筆者有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就是完全拆除香港企業招聘人才的限制,做到「來了就是香港人」。而其中的關鍵,就是將身份和福利分開對待。
香港人口老化,一方面給政府財政極大的壓力,另一方面也令企業在發展上面對人才困難,政府不斷加大力度「搶人才」、「留人才」,無疑是找到了問題的癥結。但面對當今全球搶人大戰,我認為可以採取更為進取的步伐:只要可以在港找到工作,都歡迎你來。
反對擴大輸入人才的聲音,不外乎是關注兩點:第一、搶福利;第二、搶飯碗。那麼關鍵就在於如何拆解這兩個痛點。
搶福利的問題好辦,身份和福利,其實不應該直接掛鈎。內地城市的人才市場是開放的,14億人可以去各個城市工作,只要你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但可以來工作不代表可以馬上享有福利,在內地城市,你要充分享受各項福利,例如申請當地的公租房(相當於香港的公屋)等,都需要繳滿一定年限的社保。在房地產限購、申請車牌等政策上,也是以繳滿一定年限的社保作為前設。
正確的邏輯應該是這樣的:你來工作是為社會作貢獻,無任歡迎,你能找到工作並且留下來,證明你有能力;但你要享受這裏的福利,那麼你必須作出一定年限的貢獻。
相對而言,香港的福利制度是只要你居住滿一定的年期,就可以享有福利,這裏的居住未必與工作、繳交社保或交稅掛鈎。這難免引起有人擔心,一些基層人士會千方百計來港享受福利。其實只要將福利制度改為與交稅年限掛鈎,輸入人才必須交稅滿多少年才能享受各種福利,自然可以釋除這部分疑慮。當然,這裏所針對的是以工作身份來港的人士,如果是夫妻團聚或子女跟隨父母取得香港身份的人士,則不應該受交稅年限所限。
搶飯碗的問題則與香港的退休制度有關。香港的強積金制度與內地社保制度完全不同,香港的做法是自己存錢,老了自己花;而社保制度是繳交保險金之後,將來擁有領取退休金的權利。社會保障是現在的年輕人供款養著現在領取退休金的長者。其實香港最怕被搶飯碗的基層打工仔,大部分都已相當年長,接近或已屆退休年齡,如果香港也實現類似內地的社保制度,他們應該歡迎輸入更多年輕人才。因為更多年輕人來港打工、交社保,會提高他們領取到的退休金的金額。
當然,上述兩點,要解決並不容易,尤其是退休制度問題,是傷筋動骨的大工程。但筆者想強調一點,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最好是可以人盡其才,讓企業可以完全開放招聘全球的人才。而只要破解搶福利和搶飯碗這兩大痛點,讓天下英才為我所用,香港一定能擁有最大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