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殘疾人士身體機能下降,若通過運動提升肌肉強度,需格外注意運動項目的強度、安全性及適合度等不同方面。香港教育大學健康及體育學系副教授梁家文博士發明的坐地輕排球,可大大改善殘疾人士的敏捷性、心血管耐力、上肢肌肉力量,且兼具運動趣味性。因應坐地運動而發明的多功能運動裝備亦廣泛得到國際科技界認可,榮獲2023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銅獎,以及2023年加拿大國際發明創新大賽金獎及特別獎。她期望本港各界會在特殊學校、社區中心和協會等,普及推廣坐地輕排球,造福有需要人士。
梁家文發明的多功能運動裝備榮獲2023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銅獎,以及2023年加拿大國際發明創新大賽金獎及特別獎。她期望,更多殘障人士會受惠於坐地輕排球及其配套的多功能運動裝備。 記者 馮瀚文 攝
研究可靠源於「經驗+科學」
原為香港排球隊隊員並為北京體育大學輕排球專家的梁家文,已投入研究領域多年,在運動學領域可謂是本地的青年權威。從排球隊退役後,她因研究長者如何更好參與輕排球運動而北上學習,後來更將關懷延伸至肢體殘疾人士。「輕排球」起源於內地,坐地輕排球是在輕排球的基礎上改良而生。
香港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如何維持和增強長者的身體指標,是社會關注的熱門議題之一。梁家文團隊梳理了多項數據後發現,輕排球對長者兼具「易上手」程度、改善生理指標、趣味性、安全性等優勢。該運動更可促進長者間的溝通、交流,增強社交活動。作為行內專家,她認為,輕排球運動在長者中的發展潛力巨大。
教大健康與體育學系及香港輕(氣)排球總會合辦香港輕排球賽「樂融盃」,首設「殘疾人士坐地輕排」組別,吸引肢體殘疾人士及健全人士一起參賽。
促進身心健康
另一方面,提升肢體殘疾人士身心健康的相關議題,亟待政府以至社會各界關注,亦應該是港府制定未來政策的重要方向。市民容易忽略的是,現時適合殘障者的運動選擇範圍並不多,這個群體的互動頻率低,並容易感到孤獨。有效的集體性體育鍛煉,能幫助當局解決上述兩項關於肢體殘疾人士的難題,亦是梁家文目前研究工作的其中一個目標。
除了擁有輕排球的特點,坐地輕排球更因應肢體殘疾人士作出改進,具有易學習及對體能要求低等特點。多項數據顯示,參與者通過參加坐地輕排球運動,可提升社交及心理健康,對建立肢障人士的互動、聯繫、合作,產生積極作用。在體能上,該運動能改善包括心血管系統,還能減少體脂,增加參與者對體育活動的享受感。另一個重要的坐地輕排球特色是它的共融性,在場的六位球員中,可容許兩位健全人士一起參與,通過運動提供一個平臺讓不同人士互相了解,發揮運動共融效果。
肢體殘障人士參與樂融盃香港輕排球賽。
冀康文署推常規培訓班
無論是輕排球,抑或是坐地輕排球運動,都對場地的要求較低,只需一個羽毛球場大小的場地,參與者便可進行比賽,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可更大程度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口。
談及對於該項運動項目的展望,梁家文希望康文署能推出輕排球以及坐地輕排球的常規培訓班,或在港運會加入坐地輕排球項目。通過推廣該項運動,增加公眾對於傷殘人士的認識和關注。
在研究、反覆試驗和推廣坐地輕排球的過程當中,梁家文從細緻的觀察和訪問中發現,肢體殘疾的參與者需要一套專門的運動褲才能更好地參與運動。於是她及其團隊陳枷彣小姐找到一名本地著名時裝設計師黃曉圖小姐,共同為殘疾人士設計一款符合人體工學和個人化的運動裝備,利用魔術貼和可拆卸的襯墊,不但提升運動時的坐姿平衡,還減輕在地板上移動所引起的痠痛和穿著不便。
坐地輕排球場地由6X10米作為一個場地,與香港羽毛球球場面積相若。網高方面分為男子組及女子組:男子組為1.15米;女子組為1.05米。
運動裝備組裝靈活
該裝備乃市面上首款能解決運動服裝局限性、且是專為坐地輕排球而設的運動裝備。梁家文與設計師特別甄選耐磨兼透氣的布料,每套裝備有兩個尺碼可供調節,殘疾人士可以根據腰圍、褲管粗細進行調整。
兩片式的設計令穿著變得十分容易,且具有極高的保護性。特別選擇的布料與內襯墊,可保護參與者的臀部減少受到摩擦,並充分保護下背部範圍,減輕肢體殘疾人士在坐地運動時帶來的疼痛,褲管的設計可有效護理關節和肌肉。此外,裝備的多塊襯墊,能幫助不同使用者根據自身需求維持坐姿平衡。
即使作為日常穿著,該裝備也能夠幫助殘疾人士在任何需要安坐的場合保持軀幹平衡,更好支撐和保護臀部和下背部。對於特殊學校的學生,裝備亦可增加學生靜坐時的舒適程度。(記者 鄭珊珊)
頂圖:梁家文博士——健康與體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