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將迎來中秋佳節。《中國天文年曆》顯示,今年中秋當天可以欣賞到農曆八月最圓月,也是年度第三大滿月。月圓究竟十五多還是十六多?天文科普專家為您揭秘。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王科超說,要搞清月亮幾時圓,得從為什麼會有盈缺變化說起。月球本身不發光,可以被看見是因為反射了太陽光。隨著日、地、月三者相對位置不斷變化,從地球上看,月球被太陽照亮的區域也會呈現不同形狀,稱為月相。
當月球與太陽的地心視黃經相同,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這時完全看不到月亮,這一時刻的月相稱為「朔」,每一個朔所在的朔日都是農曆初一。當月球與太陽的地心視黃經相差180度,地球處在月球和太陽正中間,月球朝向地球的部分被太陽完全照亮,我們會看到滿月,這時的月相稱為「望」,當天為望日。
滿月發生在哪一日,取決於朔的時刻和朔望的間隔。王科超介紹,從統計學上看,朔平均分布在農曆初一的任一時刻,而每次從朔到望的時長有所差異,最短約13.90天,最長約15.61天,平均14.77天,且接近平均值的概率更大。由於朔望平均間隔略大於14.5天,望落在農曆十五、十六的概率最高,且十六月圓的概率略大於十五月圓。而在更少數情況下,望可能會「晚點」到農曆十七,或「提早」到農曆十四。
「以中秋月圓為例,2000年到2099年的100年間,有48次中秋月是『十六圓』,37次『十五圓』,15次『十七圓』,這一期間沒有『十四圓』。今年中秋是自2021年起,連續第三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圓』。下一次中秋月『十五圓』要等到2030年。」王科超說。(記者 王玨玢、邱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