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10時,隨著直徑達13.61米的巨大刀盤緩緩轉動,唯一負責南珠(中)城際鐵路「穿海」任務的「隧越號」盾構機順利從中山香山至廣州南沙二十涌區間盾構井(下稱「香二盾構井」)始發。據悉,該盾構機將要完成3千多米的區間隧道掘進任務,為未來軌道交通地下聯通廣州、中山兩地創造條件。
長距離穿越珠江出海口
根據施工計劃,「隧越號」盾構機於香二盾構井始發,沿中山市和信路北側向東前行,下穿珠江出海口——洪奇瀝水道後,向東北方向延伸,途經魚塘、高速大橋後到達位於廣州南沙的二十涌站。香二盾構井至二十涌區間隧道全長約3156.87米,其中下穿洪奇瀝水道約1430米。
「地質勘探顯示,隧道範圍內除砂層、粉質粘土、淤泥質土及全、強風化混合花崗巖外,還有軟流塑地層、花崗巖侵入、全斷面圓礫角礫層等特殊地質段,地層變化較大,施工風險非常大」,廣州地鐵南珠(中)城際項目中山段工程負責人孫娣飛告訴記者,「『隧越號』盾構是全線獨頭掘進距離最長、地質和環境風險最複雜的盾構隧道。」
13.61米大直徑盾構應對施工挑戰
為面對複雜的施工挑戰,建設單位聯合中國中鐵南珠(中)城際NZZ-2標總承包項目部、中鐵隧道局、廣州地鐵設計院、廣州地鐵諮詢邀請行業專家進行技術研討,並結合類似工程建設經驗,對施工組織方案進行了技術攻關,決定採用一臺開挖直徑13.61米的泥水平衡盾構進行掘進施工,讓隧道一次成型,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風險。
這臺用於施工的「巨無霸」盾構機——「隧越號」全長137米,總重約3500噸,能夠確保掘進過程中全面掌握刀盤、刀具工作狀態和掌子面情況。同時,地鐵建設者們還增加了可伸縮擺動式主驅動,能夠簡化盾構機刀片的換刀操作流程,使換刀作業更加便捷高效,而其具備的超前水平鑽孔及同步雙液注漿功能,能夠為複雜地質條件施工提供安全保障,有效提升成型隧道質量。
中鐵隧道局南珠(中)城際2標四工區項目常務副經理李彥青表示,作為隧道施工的「國家隊」,項目部將依托中鐵隧道局集團盾構隧道智能建造體系,充分發揮大盾構技術領域的專業優勢,實現「智能掘進、智能拼裝、智能協同、智能診斷、智能檢測、智能物管、智能環控、智能構件生產」八大智能技術在項目應用升級,不斷提升大盾構施工安全質量管控能力、盾構掘進效率及科技創新水平,竭力降低大直徑盾構穿江越海的施工風險。
截至目前,南珠(中)城際鐵路廣州段土建工程累計完成48%;3座車站、3個區間均進行土建施工;共13臺盾構機正在掘進。中山段土建工程累計完成18%;9座車站中,7座進行土建施工,2座進行前期準備;9個區間中,3個進行土建施工,其餘開展施工前準備工作,共3臺盾構機正在掘進。(記者 黃裕勇)
(註: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