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時尚以其優雅和精緻的獨特風格長久影響時尚界的發展。法國歷史服飾的工藝技術和美學創新,是時尚史的重要部分。爲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聯合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舉辦「法國百年時尚——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1770–1910年」特別展覽,於即日起至10月14日向公眾開放。首度於亞洲展出近400件法國歷史服飾藏品,涵蓋十八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華麗精美的法國服裝、珠寶與配飾。
探索法國時尚歷史的百年演變
「法國百年時尚」展覽以18世紀法國宮廷的奢華禮服、瑰麗珠寶及配飾開場,展覽共分為「絢麗宮廷」、「理性與感性」、「傳統與創新」、「雍容華貴」以及「美好年代」五個單元,按時序回顧1770年代至1910年代法國男女服飾史。各單元展出相應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服飾,透過歷史中引人入勝的故事,探索法國時尚百年來的演變,講述服飾對身體形態的塑造,以及多種文化交融對法國時尚的影響。
宮廷服華美而精緻
18世紀盛行的宮廷服裝對於法國的時尚歷史影響深遠,這種服飾甚至主導了整個歐洲。宮廷禮服的氣派與典雅以及上乘的品質令王公貴族熱衷於在隆重場合穿,宮廷風格服裝的設計元素也一直沿用至19、20世紀。宮廷男女穿戴的服飾,亦象徵著各自的等級和地位。宮廷男裝上有大量由匠心獨具的設計師和刺繡師製作的刺繡裝飾。女士宮廷禮服通常由外袍、半身裙和三角胸衣組成,全部由同一塊的布料剪裁而成,飾有蕾絲和銀線刺繡的花邊。宮廷女士常用髮節束起頭髮,以展示垂吊式耳環,還會搭配精緻項圈。
進出宮廷的男士亦會戴上假髮。
18世紀流行的女裝通常是柔和淺淡的粉彩色,飾有蕾絲、絲帶以及花卉。
內衣與裙撐塑造身形輪廓
內衣於法國女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元素。透過緊身胸衣和裙撐,可塑造身體輪廓。18世紀宮廷女性「法式女士禮服」穿著方式複雜:在罩衫與長裙之間,會穿上一件鯨骨製的緊身胸衣和一條裙撐。緊身胸衣用以塑形上半身體態,腰間的裙撐則用以增大臀部寬度,擴大裙襬體積。在 1865 年至 1866 年間的裙撐設計擴展至最大尺寸,甚至令女性難以通過狹窄的門框。緊身胸衣雖可塑造出纖腰,卻也使女士呼吸困難,甚至昏厥。20世紀初,緊身胸衣淡出時尚舞臺,由 1905 年左右面世的胸圍取而代之。
19世紀60年代女性為避免胸衣過緊而昏厥,會隨身佩戴裝有浸泡濃烈香料的海綿香料盒,透過其散發的氣味來提神。
19世紀中葉風靡的「籠子」裙撐,從內部撐起長裙體積,誇張地重塑女性的線條成時尚潮流。
20世紀初的胸圍是當時的時尚必需品,不僅突出女性胸部線條,還會添上胸飾。
對全球文化交流的影響
法國服裝的設計對世界文化交流產生的影響也可在展品中窺見一斑。在18世紀的法國,中國絲網或中國風尚的布料深受歡迎。展品中一件18世紀男性貴族所穿的室內外套,採用法國絲綢面料,紋樣卻受中國絲綢啟發,可見中法之間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19世紀初古希臘及羅馬風格盛行,令浮雕和凹雕吊墜成為時尚的日間飾物,部分女性羊絨披肩的設計風格也受到印度進口產品的影響。
其他部分展品的設計,則參考了日本和英國的服飾風格。
高級定制與時裝秀
現今流行的時裝秀與高訂時裝的起源亦來自法國。展品中的一件華麗晚禮服出自「高級定制時裝之父」查理斯·弗雷德里克·沃斯之手,其設計布滿精美刺繡圖案,體現了沃斯設計才華和對細節的掌握。沃斯是真人模特兒時裝表演(如今的時裝秀)的先驅,並首創在服裝上縫製品牌標籤的做法。他的創新改變了十九世紀中後期法國時裝展示的風格和形式,亦為時尚界帶來革命性變革。沃斯的時裝店位於巴黎和平路,至今該地區仍是法國奢侈品的中心。
沃斯於1855年採用絲綢、鯨骨等元素設計的晚禮服。
19世紀,白色讓人聯想到聖母瑪利亞,白色婚紗亦因而象徵新娘的貞潔;新娘的頭冠、花束乃至珠寶中的白色橙花同樣是貞潔象徵。
19世紀後期,女性套裝的設計日新月異,迎合摩登女性的生活模式。
莫文蔚「星」音導賞
香港故宮邀請樂壇及時尚天后莫文蔚為展覽錄製廣東話、普通話及英語三種語言的「星」音導賞,帶領觀眾了解法國時尚百年來的演變,她亦分享自己最喜愛的展品,把箇中故事娓娓道來。展廳多處放映不同時期的西方經典電影片段,展示歷史服飾的穿著場合。展覽亦透過多媒體技術,輔助觀眾了解百年間,內衣、服裝與身形密不可分的關係及其演變過程,以及裝飾身體的精緻細節。展覽最後部分設置試身室主題的互動學習長廊,觀者可虛擬「試穿」各種設計的法國宮廷服裝和配飾。(攝影、記者:Katherine )
「法國百年時尚」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10月14日
時間:星期一、三、四、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8時,逢星期二休館
票價:HK$150(成人門票)、HK$75(特惠門票)
地點: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