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網站今日(13日)披露了《關於公布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關安排的通知》,明確了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其中,超長期特別國債涉及期限為20年、30年、50年,分別將於5月24日、5月17日、6月14日首發,11月中旬發行完畢,付息方式均為半年付息。
5月13日,國務院召開支持「兩重」建設部署動員視頻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高質量做好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各項工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李強指出,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重」建設,是黨中央著眼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全局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把握髮展主動權的重要抓手。各地區各部門要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紮實完成好「兩重」建設各項任務。
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財政部附件截圖)
在多領域提供長期資金來源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為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4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亦明確指出,要及早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在接受香港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是支持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性支出,包括在公共服務設施、城鄉融合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提供一個長期的資金來源。「這些領域跟國計民生密切相關,回報率相對比較低,所以需要超長期特別國債來籌措資金,以滿足這些領域的資金需求。」趙錫軍說。
根據今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納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不計入赤字。在支出分配上,中央本級支出暫安排5000億元、對地方轉移支付暫安排5000億元,今後根據具體分配情況再作調整。
「對於幅員遼闊、有著14億人口的中國而言,今年安排了1萬億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實際上規模並不算很大。」趙錫軍說,除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超長期特別國債對於中國所面臨的一些短板,比如人口老齡化方面的挑戰,也能提供幫助,這些項目的經濟效益和後續的社會效益,未來會慢慢被體現出來。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馬光榮表示,中國政府債務結構中,中央債務佔比為42.4%,當前中央債務比重較低、迴旋餘地大,相比地方財政有更大的舉債空間。此次特別國債是超長期,在今後較長的一段時期內,財政僅需支付利息,還本時間點大幅延後,有助於平滑債務償付壓力,增強財政可持續性。
馬光榮認為,此次特別國債專項將重點投向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糧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質量發展等領域建設,以往這些領域因為社會公益性強、市場回報率低,民間投資意願不強;同時,由於地方效益弱、全國整體效益強,地方政府投資積極性也不高。此次特別國債有利於補足這些領域的短板弱項,發揮政府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通過財政政策牽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是長期安全資產
根據此次安排,2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有兩批,每批分3到4次發行;3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有三批,每批分4次發行;5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有一批,分3次發行。
馬光榮表示,超長期國債是長期安全資產,金融市場上投資者對長期安全資產存在巨大需求,尤其是保險公司、養老金融機構有動力配置長期安全資產,但我國超長期國債規模偏低。今後超長期國債規模持續擴大,對於補足長期安全資產具有重要意義。國債收益率曲線是利率市場的重要基準,超長期國債的缺乏也使得國債收益率曲線在長期限波段不完善。今後超長期國債規模的持續擴大,有利於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為全市場金融產品提供更好的定價基礎。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認為,特別國債發行將有利於擴大總需求,優化供給結構,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提高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同時,特別國債發行優化了債務結構,降低了債務風險。中央發債相對地方而言成本更低、周期更長,超長期特別國債形成了優質資產,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地方加槓桿導致的風險,為地方財政騰出了空間。(記者 朱輝豪)
頂圖:中新社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