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標誌是重要的知識產權類型,是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4月30日,為全面加強白蕉海鱸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珠海市斗門區舉辦白蕉海鱸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示範區(籌)啟動儀式。
作為全球最大的海鱸生產基地、最大的交易集散中心,2023年斗門區白蕉海鱸養殖面積3.99萬畝,年產量達15.9萬噸,占全國海鱸養殖產量60%以上,全產業鏈產值達186億元。
通過舉辦「白蕉海鱸杯」垂釣大賽、首屆中國「年魚」博覽會、「國鱸」鮮亮全國品牌推介活動等,白蕉海鱸已躍遷為「國鱸」,走進粵港澳大灣區、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除經濟效益突出外,斗門區「白蕉海鱸」作為我省示範區籌建對象並獲批籌建,還具有保護基礎好、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
「白蕉海鱸」經批準獲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時間長達15年,使用地理標誌專用標誌的經營主體近40家,用標率達到60%以上;白蕉海鱸魚疍家醃製技藝入選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美食文化豐富。
示範區獲批籌建,先天的地理優勢很重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主動作為也是關鍵。
珠海市、斗門區高度重視,將地理標誌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在地理標誌挖掘、培育、申報、保護、運用等方面持續發力,在工作機制建設、培育產品梯隊建設、地理標誌產品申報、申請使用專用標誌和宣傳推廣等方面不斷健全完善,取得新突破。
近年來斗門區充分發揮白蕉海鱸地理標誌的品牌價值與經濟價值,積極創新探索白蕉海鱸「年魚」經濟發展模式——「用工業的方法做農業」,讓魚塘通過預製菜產業連接百姓餐桌,用新產業和新模式開發新產品、提供新服務,打破同質化競爭格局,為終端消費者帶來價值,最終做大海鱸市場、提升產業能級,這也是斗門創建白蕉海鱸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示範區的最大特色和發展潛力。
接下來,斗門區將認真學習貫徹省委常委會在珠海調研時的工作要求和省委常委會會議及市委九屆七次全會精神,深化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舉措,以「高標準建設、高水平保護、高效率運用、高質量發展」為原則,堅持從強化用標企業與品牌培育、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白蕉海鱸地理標誌全產業鏈綜合效益提升三個方面著手,持續強基礎、補短板,加快完善產業配套、創造良好環境、深化文旅融合,力爭打造全國地理標誌保護示範精品和樣板,讓白蕉海鱸這條致富魚游得更遠,游向更大市場。(南方+記者 王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