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視新聞4月8日消息,老科學家俞鴻儒、特教老師劉玲琍、社區(qū)幹部孟二梅、泳壇名將張雨霏、水稻專家楊華德、老藝術家牛犇、友誼使者穆言靈、大國工匠張連鋼、視障歌唱演員蕭凱恩,以及藍天衛(wèi)士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獲得「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榮譽。
4月8日晚,《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盛典》,一路尋找動人的故事——
俞鴻儒:
潛心研究風洞技術50年 他有一顆黃金般的心
風洞作為地面上的「天空」,飛行器的「搖籃」,見證著我國東風系列導彈、神舟系列飛船等國之重器的誕生與成長。而俞鴻儒院士,就是我國高超聲速風洞奠基人,研究風洞技術已有60餘年。
在國家資金緊張之際,俞鴻儒選擇了省錢的研究路徑,成功完成試驗!在報國家獎項時,作為主要設計者的他卻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最後。
劉玲琍:
每一個新的發(fā)音 都打開一個新的世界
劉玲琍是湖南衡陽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她扎根講臺,堅持做一件事,就是讓聽障孩子在有愛的環(huán)境中,學習開口說話。劉老師自編教材,自創(chuàng)唇舌操、觸摸法和情境教學法,每天一對一教學,讓學生感受氣流的大小,聲帶的震動。
33年來,她教的80多名聽障學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學。謝謝你讓這些孩子實現(xiàn)夢想!
孟二梅:
用肩膀扛起近千名滯留乘客的生死安危
去年7月30日,北京強降雨致K396次列車迫停在門頭溝落坡嶺站,近千名乘客被困。「只要有我們一口吃的,肯定有你們的」,這是落坡嶺社區(qū)黨支部書記孟二梅,給全體乘客的承諾。你家出米,我家出面,落坡嶺社區(qū)的居民把家裏所有的物資都拿了出來,想盡辦法讓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於凍餓。
回憶起當時救援的場景,孟二梅動情地說,「只有災難真正到你身邊的時候,你才能知道當時那個艱辛」。
從無人知曉到感動中國,她用小小的肩膀扛起了近千名滯留乘客的生死安危。
張雨霏:
冠軍是勝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世錦賽、大運會、亞運會、世界盃三站,2023年,張雨霏參加59個項目,拿下23塊金牌,平均4天一場比賽。
「有些比賽是為了國家,將國家的責任扛在肩上,只有一個字:做!」巴黎奧運倒計時,張雨霏說想做世界的「蝶後」,加油!
楊華德:
60歲的他在非洲推廣中國雜交水稻
今年60歲的農業(yè)專家楊華德,援助非洲布隆迪已有9年。
在楊華德和團隊手把手的幫助下,布隆迪水稻產(chǎn)量由平均每公頃3噸提升至10噸。楊華德帶出的布隆迪學生,不僅自家水稻種得好,還被派往鄰國傳播先進經(jīng)驗。稻浪千重,路遠情長。
牛犇:
他站在聚光燈下,堅守遠超出銀幕的邊界
89歲的國家一級演員牛犇,70多年來精心刻畫了200多個經(jīng)典熒幕形象。即便是很小的角色,他都會全力以赴;他從不給別人添麻煩,沒有助理,不用替身,受傷後打上麻藥也要完成角色。「我不用人扶,哪跌倒哪爬起來。」一位一生演小角色的大演員。
穆言靈:
72歲美國老人續(xù)寫鼓嶺情緣
穆言靈和她的丈夫,都是熱愛中國文化的美國人。他們創(chuàng)立了「鼓嶺之友」,並奔走於美國的東西海岸間,尋找那些塵封在鼓嶺柳杉和歐美式老房子裏的人物,讓美好的記憶重新鮮活起來,續(xù)寫著中美兩國民間濃厚情誼往來的佳話。
張連鋼:
這一塊好鋼,用到了刀刃上
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創(chuàng)造了多項世界紀錄。而在立項之初,自動化碼頭技術被國外壟斷。港口專家張連鋼帶隊多次赴歐美考察,卻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越遇到困難越來勁,越遇到難題,越能激發(fā)我的鬥志。」張連鋼和團隊留下幾十萬字的分析報告和兩千多份技術會議記錄,用1000多天就完成國外常規(guī)8到10年建設任務!
視障歌唱演員蕭凱恩:
即使生活在黑暗 也要為世界帶去光明
香港視障歌唱演員蕭凱恩,3個月大時,因眼癌摘除眼球。起初學鋼琴,很多老師都不相信她能學會。但凱恩沒有放棄,她通過摸盲文點字樂譜和聽錄音反覆背誦,一點一點學會了彈鋼琴。學習唱歌時,她也要先把旋律背下來,用千遍的練習熟讀歌詞。
她在黑暗中追逐音樂夢想,20歲時已贏得超70個音樂比賽獎項。即使身體殘疾,她依舊經(jīng)常參加義演籌集善款,甚至不怕艱苦去貧困山區(qū)當義工。「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從孤勇者到國之重器
他們被空軍授予集體一等功
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近些年,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勇?lián)姑{駛著「轟-6k」戰(zhàn)巡南海、繞飛臺島、演兵西太,飛出了不斷延伸的時代航跡。
一次考核中,他們在起飛晚了22分鐘的情況下,逆轉絕境,奪得團體第一名。從單打獨鬥,到成體系作戰(zhàn),中國空軍越飛越高,越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