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的本質是以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培育新質生產力,進行了科學系統部署,我們將大力實施創新提升行動,做好『六提』。」1月24日,在湖南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第一場「廳長通道」上,省政協常委、省科學技術廳廳長朱皖說,科學技術領域要實現標誌性工程提速、平臺能級提檔、科研攻關提能、人才支撐提質、成果轉化提效和創新生態提優。
朱皖表示,將聚焦推進長株潭自創區提質升級、建設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實施「4+4科創工程」、建設湘江科學城、推進科技賦能文化產業創新工程等「五大標誌性工程」,切實履行牽頭部門職責,制定實施方案和年度計劃,實行專班推進。
同時,積極推動「4+4科創工程」納入國家創新布局,繪製「4×4」現代化產業體系創新圖譜,布局10家左右省級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實施頂尖、拔尖、荷尖等「三尖」創新人才工程,加快出臺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若干措施,全力建好湖南高等研究院、湘江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產教研融合的成果孵化轉化平臺,全力完成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計劃21項改革任務,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持續加強大院大所合作等。
談到長沙入選央視2024年春晚分會場,網友們希望能在這樣的大舞臺上,看到湖南展示科創成果和湖湘文化,朱皖表示,隨著省委、省政府開創性提出實施科技賦能文化產業創新工程,作為牽頭部門,省科學技術廳將通過「456」計劃,力爭通過三年時間,突破200項以上文化共性關鍵技術,引培300名以上文化產業高層次人才,培育4000家以上規上文化企業,建成5家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讓湖南文化更有『研』值,使湖南文化產業更具『含金量』。」朱皖說。
2023年,湖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建設,科技創新攻堅仗出新出彩,「五大標誌性工程」聚勢起勢,「4+4科創工程」出人才、出成果、出競爭力。「十大技術攻關項目」攻克關鍵核心技術147項,鎘低積累水稻品種、可變徑斜井掘進機等17項國際國內「首」字號、「最」字號成果,展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湖南擔當。2023年,湖南新增2400家高新技術企業、1.3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新動能。特別是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突破2.4%,排名從全國第12位躍升至第9位,增速全國第五;新增144名國家級科技人才、總量近千人,更為湖南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增添了信心和底氣。(記者 化定興 李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