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湧香江,揚帆逐夢。東方之珠,華彩璀璨。1月4日晚,「深圳出品」舞劇《詠春》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啟動香港首演,並將在此連續演出5場。當晚,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座無虛席,演出門票早早售罄。包括香港政、商、文、體界近200位嘉賓在內的千餘名觀眾觀看了演出。前來觀看演出的觀眾中,不乏「熟臉」——既有香港演藝圈、文藝圈名人,也有商界名流,政界要員,還有香港武術界精英,詠春拳名家、傳承者等。
以「詠春」之名,眾人匯聚一堂,共赴江湖。在新的一年裏,深港攜手,無懼困難,追夢追光,共建人文灣區。演出謝幕時,觀眾們集體站立鼓掌,觀眾席掌聲如雷,經久不絕。演員們多次沖臺,致敬並表達感謝。在葉問將「詠春拳」發揚光大之地——香港,舞劇《詠春》站穩了,立住了。劇中,「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感染著現場每一位觀眾。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香港觀眾何女士說:「2024年,向光而行。《詠春》激勵我做更好的自己。」
以「詠春」之名,匯聚一堂共赴江湖
1月4日下午6時許,位於灣仔的香港演藝學院就開始人流涌動。人們從四面八方而來,奔赴2024年舞劇《詠春》香港首演之約。1樓,詠春簽名牆,鎂光燈不停地閃爍,嘉賓、觀眾簽名留影,記錄自己生命中的「詠春時刻」。
復刻舞臺、還原搭建的騎樓、茶座、木人樁「詠春打卡點」成了眾人觀演前沉浸式打卡的好地方。任誰來了,都想往長凳上坐上一坐,拍拍照片,追憶一番當年葉師傅在香港奮鬥打拼的場景。
其中,「詠春時光隧道」則記錄了自2022年12月22日,舞劇《詠春》在深圳保利劇院首次亮相後一年多來,在全國各地及海外留下的足跡。32個城市、37座劇院、132場,近15萬人次的觀演人數。2024年1月4日之後,這組數字又將更新。
2樓的「詠春巷」,既有《詠春》主視覺海報牆,也有詠春士多,還有可觸、可感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雲紗展示。演出前以及中場休息時,「詠春巷」人頭攢動、人流如織、打卡熱烈。手賬、場刊、背包、鼠標墊等詠春周邊產品被現場觀眾「搶購」,人氣之盛,可見一斑。
歌劇院入口處,香港詠春體育總會、香港中國國術龍獅總會、香港芭蕾舞團、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等送來花籃祝賀舞劇《詠春》香港首演成功。本次香港首演,香港「武林人士」以及「舞林人士」齊齊趕來捧場。
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詠春》編劇馮雙白在開演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他表示,多年前擔綱他舞劇作品的男主角、現任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院長陳頌瑛以及香港演藝學院芭蕾舞系主任歐鹿都會前來觀演。「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與同行老友交流分享《詠春》這部極具創新精神的作品。」香港藝人陶大宇忍不住為《詠春》打call,他說:「《詠春》將詠春拳與香雲紗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融入舞蹈表演,展現大灣區拼搏精神及文化魅力,好好看!」
以舞劇之名,串聯起大灣區文化記憶
晚上8點,場燈漸黑,大幕正式開啟。
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極富「聚攏性」「沉浸式」「包裹感」的場域裏,觀眾與演員的距離更加切近,仿佛觸手可及,交互感尤為強烈。
舞臺上,一束光投向「燈光師」老年大春,翻開相簿,回憶如奔涌的河流,《詠春》的故事徐徐展卷……《詠春》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電影拍攝片場的故事:「戲外」,深圳《詠春》劇組在拍攝葉問的故事;「戲內」,葉問赴香港打拼創業,弘揚詠春武學之道。舞劇中,戲內外兩個故事並行展現、無縫切換,兩個場景在舞臺上旋轉交替。雖然劇名為《詠春》,該劇講的卻不僅僅是英雄葉問的故事,而是同時在「戲外」塑造了以燈光師大春為代表的一群「追光」的平凡人。
演出中,當看到「七十二房客」「豬肉榮」「鹹魚強」等角色登場,葉師傅為街坊鄰里出頭,教訓欺行霸市的惡徒之時,現場觀眾的記憶一下子被帶回到上世紀的廣東。老港片中的影像記憶與舞臺上的表演交織、重疊,一個更加豐富、立體的詠春故事在觀眾腦海中重構、萌發。「嶺南的味道一下子就出來了,詠春、七十二房客、香雲紗……滿滿的大灣區文化記憶,一臺演出成為連結大灣區情感的紐帶,《詠春》太棒了!」在香港工作的廣東觀眾陳先生點評說。陳先生告訴記者,早前在深圳時,他通過《深圳特區報》的報道被「種草」了《詠春》。「這次早早就預訂了演出門票,還好手快,晚了就售罄了。」
下半場開始就迎來了「高光時刻」——門派過招。招式千變萬化、動作沉穩有力,演員們靜水深流的表演震撼著現場每一位觀眾,觀眾席的掌聲一次比一次熱烈,還有觀眾忍不住連聲叫好。「過招」固然熱血、好看,但是逐夢追光道路上遇到困境時的堅守更讓人感動。「這讓我想到了我們香港人的獅子山精神,越挫越勇,迎難而上,方才成就了今天的東方之珠。」 香港武術聯會會長、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說。
葉師傅與妻子永成的情感戲也成為了撥動現場觀眾心弦、觸發情感共鳴的「記憶點」。香港演藝學院學生張小姐說:「葉師傅與永成之間的戲份雖然不多,但感人至深。」從瑞士到香港觀光的遊客馬丁通過互聯網搜索了解到舞劇《詠春》並預訂了門票。這次隨機觀演大大超出了馬丁的預期。「演員的表演極富情感。葉師傅在舞臺上的抽泣、葉師傅與妻子永成水乳交融的雙人舞,非常動人,那份細膩的情感表達令我過目難忘。」
以奮鬥精神,激勵「逐夢追光 步履不停」
「看得我熱淚盈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詠春精神歷久彌新。」「中華文化代代相傳。劇末,在演員們集體共舞詠春拳一派浩然正氣的身影中,我看到了中華文化的生生不息。」「感染力太強了,舞武融合帥呆了!」記者注意到,當舞劇《詠春》定格落幕,演職人員字幕開始滾動播放時,來自觀眾席的掌聲就沒有斷過,一直延續到演員登臺謝幕,時間長達十餘分鐘。演員們鞠躬致謝,並多次返場沖臺,引發觀眾席情緒「炸裂」,一向溫文爾雅的香港觀眾到最後也忍不住集體起身站立鼓掌。演出結束後,依然沉浸在劇情的觀眾久久不能自拔。歌劇院外的《詠春》主演簽售臺大排長龍。
香港人對葉問、對詠春拳非常熟悉,過往,也有許多影視劇作品以詠春為主題。香港市民林小姐說,「但沒想到的是,深圳出品的舞劇《詠春》竟然如此有新意,令我看到了詠春主題耳目一新的表達。舞武融合,天衣無縫,行雲流水。更妙的是,雙線索敘事,劇中還有對電影人的刻畫與致敬。」
香港著名演員葉童當晚也來到現場觀看了《詠春》。葉童表示,舞劇《詠春》在傳統的故事裏加入了全新元素,給她很大的靈感啟發。「把武術跟舞蹈結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演員們做到了,非常棒!」在港片黃金年代,葉童主演了不少武俠主題影視作品,對於自己在作品中的表現,葉童謙虛地說,更多的是得益於鏡頭的遷就和剪輯,「但這一次舞劇《詠春》的演員們在舞臺上的表演卻必須用真功夫來呈現,令人十分佩服。」
香港著名導演黃百鳴曾監製《葉問》系列電影,看完舞劇《詠春》,黃百鳴讚不絕口,他表示,「打開了一扇關於詠春拳的新世界的大門。」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偕夫人前來觀演。莫華倫說:「我們夫妻倆都是唱歌劇的,也很喜歡舞劇。知道《詠春》在內地演出非常轟動,在香港也是一票難求,看完深感震撼,演員們的表演情感真摯、舞武融合渾然天成。」莫太太則坦言,自己早前已在社交平臺多次刷到舞劇《詠春》的精彩片段,「看到很多觀眾感動落淚,今天我看完也是眼眶濕潤。」她還大讚劇中「葉師傅」動作非常乾淨利落,帥!
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霍啟剛用「非常之震撼,非常之震撼」表達激動的心情。霍啟剛點評說,舞劇《詠春》雙線敘事的方式非常特別。他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內地製作落地香港,令香港市民可以欣賞到更多不同的節目,也希望更多的香港觀眾走進劇院觀賞舞劇《詠春》。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莎莎/文 耿超逸 通訊員 王徐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