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第十四屆全球PE論壇在京舉辦。北京基金業協會在論壇上重磅發布「未來可持續投資」2023年優秀案例。第二批20個優秀案例包括深創投、高瓴投資、啟明創投、弘毅投資、CPE源峰、中信銀行等機構,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等產業園區,及萬國數據、箱箱共用等創新企業。其投資理念和決策的變革,極大加速了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今年發布的20個優秀案例,聚焦「資本賦能產業轉型創新」,展現了資本如何賦能產業,通過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實現轉型突破,對未來的環境或社會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儘管全球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格局面臨深刻調整,但科技創新的熱度不減。在新一輪技術革命浪潮中,信息技術和綠色科技是當前全球創新突破最多的領域。作為助力創新的重要力量,資本為各方創造更多機會,讓產業生態中不斷湧現新的機遇,共同創造可持續的未來。
從今年的優秀案例中可以發現,在國家「雙碳」目標、科技創新戰略加快推動的背景下,投資機構加大對清潔能源、節能環保技術、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等高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加速推動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ESG治理與實踐持續深化、升級
經過三年的調研和分析,我們發現,ESG投資、可持續投資已然成為投資機構在「募、投、管、退」全周期過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目前,投資機構在持續深化、升級自身及被投企業的ESG治理和實踐水平,以打造更加長期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2022年,CPE源峰針對自身投資的四大領域,即消費與互聯網、醫療與健康、科技與工業、基礎設施,建立了內部投資ESG風險識別清單,進一步細化每個投資領域對應的重點ESG風險問題,存在重大ESG風險行業或企業不予考慮。
面對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企業普遍面臨持續創新和轉型升級的訴求。高瓴與眾多產業夥伴一起,長期摸索出的一套「深度價值創造」(Deep Value Creation)模式,由專業的團隊深入企業產業變革的一線,與企業攜手通過創新驅動,重構價值鏈體系,形成新的生產力、生產效率、組織方式,重建企業的「動態護城河」,打造企業的長期發展價值。
此外,國科嘉和被投企業錦籃基因參與解決我國基因治療藥物「卡脖子」問題,解決重大罕見疾病醫療的社會需求,並考慮科學研究和臨床實際需求的轉化路徑,助力我國葯企盡早實現彎道超車。在數字化時代,大數據基礎軟件是數字化的關鍵基礎設施。啟明創投被投企業星環科技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在大數據核心基礎軟件領域逐步實現對國外對標企業產品的替代,逐步脫離了國外開源大數據框架的束縛。
可持續投資撬動綠色發展
加快新能源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當前,投資機構加碼布局清潔能源、節能環保技術等企業,創新產品形態,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可持續發展。
2023年3月29日,首鋼基金通過戰略投資的基金管理人發行了全國首單太陽能光伏REITs產品——京能光伏REIT,該項目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發行總規模為29.35億元。京能光伏REIT業務模式清晰、可複製性高,不僅擴大了現有市場公募REITs產品類型,更是為新能源行業開闢創新了一條新的融資渠道。
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創新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加速器,也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到,投資機構正加大力度支持科技自立自強,為基礎創新、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作為我國最強本土創投之一,深創投始終堅持「國家需要什麼,深創投就投資什麼」的投資策略,秉持「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投資理念,助力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深創投90%以上的資金投資在硬科技行業領域,80%以上的項目為初創期和成長期企業。近年來,深創投不斷加大對硬科技的投資力度,梳理「卡脖子」項目清單,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等行業,並逐漸轉化成投資清單。
2022年,中信銀行創新推出針對中小科創企業的投貸聯動「積分卡審批」模式,不再以歷史業績表現及增信條件作為首要評價因素,對企業各項指標(學研指標、高管團隊、知識產權、科技資質等)進行賦分。截至2022年末,已有53家輕資產型的科創企業通過「積分卡審批」模式,從中信銀行北京分行拿到了急缺的資金。
作為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創新資源最為集中的園區之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按照「管委會+平臺公司+運營公司」的管理機制,合力推動園區建設發展。生命園公司正積極從「物業管理」向「科技服務」轉型升級,搭建「五大平臺」——空間資源平臺、創新孵化平臺、專業技術平臺、企業交流平臺、投融資服務平臺,營造開放性、國際化、具有市場活力的創新生態。(記者 林彬彬 相銘)
頂圖:北京基金業協會會長、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教授何小鋒發布《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可持續投資信息披露通則》、《中國私募股權基金ESG/可持續投資實踐白皮書(2023)》和「未來可持續投資」2023年優秀案例。(主辦方供圖)